日前,著名旅游專家、社會學者、中國旅游報首席評論員、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就2015年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
一、旅游貿易逆差將繼續擴大
前一段時間,中國研究院公布了2013中外旅游服務的利差,并預言今年的旅游逆差將達到1000億美元。這個結論在媒體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度,環球時報發表了評論,還有一些著名的經濟學者也對此發表了評論。我的總體觀點是,所謂的旅游服務的利差是一個偽命題。為什么會有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國際分工,而國際分工的基礎是各自的行業優勢。所以到現在為止,從貿易平衡的理論上來講,沒有以行業來判斷所謂的貿易平衡的。你想想,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貿易永遠不可能平衡,中國和馬爾代夫的旅游永遠不可能平衡,就算馬爾代夫的人每天都免費來中國,也不可能和我們平衡。所以說以行業的平衡來看待貿易的話,我覺得本身是違反了經濟學的基本常識。這個意義何在呢?我在2005年就提出,中國旅游行業要摒棄創匯行業導向,然后要大力發展出境旅游。所以,如果說我們把這個本來就是偽命題,本來就不一定是壞事情,如果說讓這個觀點任意流行的話,他可能會極大的影響我們旅游業的格局。既然逆差這么大,如果我們把逆差看成是一個問題,那是不是就要縮小逆差?縮小逆差怎么辦?外國人我們綁不來,那只有想法辦把中國人送出去,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算我們目前1000億的利差看起來不小,但是跟我們去年4萬億的外匯儲備,和4萬億的貿易總額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們過高的估計了旅游貿易利差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反而會影響旅游的決策,對于我們三大市場的互相促進將會是毀滅性的。我們要認識到旅游服務貿易雖然不必追求平衡,但卻是唯一可能平衡的行業,特別是在中美、中日這些大國之間。所以我們不是說平衡不是好事,而是說在現階段不必追求旅游貿易的平衡,應該讓三大市場齊頭并進,特別是非公務的出境旅游市場,應該積極地鼓勵。而且入境旅游的下滑是大勢所趨,不是旅游部門的能力所能抗拒的,你說在這種大背景下,旅游部門要想促進或者扭轉入境旅游下滑趨勢的話,基本上堂吉訶德或者說是在螳臂擋車,必須承認這個現實。所以說,現在有些旅游部門非常自責,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我覺得是太自作多情,旅游部門在這之中的發揮有十分有限的,但并不是說入境旅游不重要,但是一定要放棄過去那種搞入境就給獎勵、創匯就給獎勵的方式了。
二、長假短缺繼續困擾中國旅游業
你不讓小資白領外出旅游,和不讓農民工回家過年是一樣的道理,后果都會很嚴重。對于小資白領以上的小康群體而言(更不要說是富裕群體了)旅游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剛需,和農民工回家過年的剛需是一樣的,而且剛性越來越強。而我們也知道古巴人也去佛羅里達,歐洲人也去佛羅里達,表面上是很相似,但是本質上是天壤之別的。古巴人去佛羅里達是冒著被鯊魚吃的危險,說白了就是偷渡,是求生的一種本能;而歐洲人去佛羅里達是去頂級的海濱圣地去度假,他所表現出來的文明和祥,是不能和古巴人的不能相提并論的。大家想過沒有,40多年前我們中國就是古巴人。所以我們看到,去年出境游有9800多萬,今年預計1億,甚至達到1.2億也有可能,APEC上習近平說未來5年出境旅游人數達到5億人次,這個5億其實是保守的說法。盡管中國的游客被稱作是走路的錢包,但仍有1億人次中國人出現在世界各地,這是中國融入到世界文明進程最好的例子,也是改革開發偉大成就最突出的表現。有一個數據,是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公民的出境人數(不僅僅是旅游人數)共計38萬人次,而僅僅是去年就達到了9800萬,這意味著什么?所以說,旅游業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雖然長假已經成為了剛需,但是我們中國的長假還是非常不足的。我甚至斷言,長假的短缺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和天花板,現在中國旅游業最突出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長假短缺導致的。在2008年以前,三個黃金周都不能滿足當時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隨著改革開放,隨著生活水平對這種兼具旅游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雙重特征的消費需求的增長,那么減少了一個他能滿足嗎?目前中國公民的所有旅游需求已經形成了一個堰塞湖,黃金周就好比是在給堰塞湖在泄洪,是沒有滿足這個需求。而這樣的長假短缺又導致我們供求的嚴重失衡,導致十一的時候旅游業也很難掙錢,而平時又沒有人,所以服務質量的問題、產業結構的問題等都由于帶薪休假在紙面上而涌現了出來。
既然我們承認旅游是剛需,而旅游這個需求是需要有錢有沖動的,而有沖動是旅游動機,已經毫無疑問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大家見面就是互相問候的不是吃了嗎?而是你旅游了嗎?在這種情況下,旅游動機非常的普遍,消費能力也不斷增長,缺的就是長假。當分散休假——帶薪休假還停留在紙面上,集中休假又只有黃金周,在當下經濟形勢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或許會為長假的恢復和增長提供一種可能性。
三、度假休閑旅游投資過剩
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話,我也已經批判了很多年,是說“中國旅游業從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轉型”。這毫無疑問是一個謬論,一個專家提出一個錯誤的觀點不奇怪,但是如此一個錯誤的觀點被全行業持續流行了這么多年,我認為這是行業的恥辱,觀光、度假和特種旅游只有功能不同,沒有層次之分。觀光旅游會持續并具有永恒的魅力,這是度假所不能替代的,現在說度假時代、休閑時代都過早。雖然不敢說將來不會進入休閑時代、度假時代,但是就在來說還是太早了。而度假、休閑依托的旅游資源是最普通的,最可以替代的旅游資源,所以現在那些對于度假的投資是非常盲目的,而且投資過剩也是很明顯的。因為觀光旅游主要取決于他的獨特性,他的旅游半徑跟他的特性成正比,但是度假旅游所強調的是重復性消費,所以你離客源地有多遠,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沒有周邊的客源市場,旅游市場的盲目投資勢必將遭到重大的打擊。所以說包括像海南島這樣的中國最頂尖的海濱旅游圣地都是不可持續的,應該眼睛朝上,找準北。但是現在往往都找不到北,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旅游的溢出效應集中的表現在海島旅游的溢出去東南亞。那么鄉村旅游是現有假日制度的受益者,小長假和雙休日假期導致了鄉村旅游的興旺,但是鄉村旅游檔次很低。而且我們說要記得住鄉愁,但是我們要搞清楚是誰的鄉愁?農民工是沒有鄉愁的,所有進入城市的人、有一定文化的人,才有鄉愁。而我們現在說的鄉村旅游的開發是非常粗糙的,特別是一些對于鄉村旅游的野蠻開發也是為鄉村旅游敲響了警鐘,那些離客源地非常遠的地方對于這個概念的開發一定要慎重。
四、偽旅游地產繼續危害消費者
什么是旅游地產?其實國家的相關主管部門對于旅游地產實際上是非常的諱莫如深的,不愿意提這個概念,但是旅游地產是客觀存在而且是早就存在的,只不過這些年被地產商“強 奸”了而已。真正的旅游地產是以滿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的一種地產,所以說度假村、酒店、索道、景區都是典型的旅游地產,而不是現在的海景房,特別是山東的海景房、海南的海景房,是旅游業最大的毒瘤和陷阱。當然旅游地產開發的周期比較長,投資也比較大,風險也比較大,所以真正的旅游地產現在還是比較罕見的,包括華僑城模式實際上只能叫做準旅游地產或者是半旅游地產。因為他們所謂的公園+地產,酒店+地產中,只有公園和酒店是旅游地產,而那個地產是常規的地產,是用來平衡他的財務的,所以我們更希望看到更多真正的旅游地產,而不是說很多普通地產商開發的旅游地產。其中紅樹林和萬達我是寄予一定的期望,途家也許能盤活現有的一些存量資源,但是途家除了他的平臺以外,還有他提供管理和服務的基礎,但是這個模式能不能持續也是一個問號,因為服務和管理可能是對途家是最大的挑戰,而平臺可能是他的優勢。
五、智慧旅游市場化趨勢凸顯
智慧旅游在當下很熱門,從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等等,但我個人覺對智慧旅游的概念還是持保留態度的。關于智慧旅游可能用智能旅游會更好一些,智慧旅游更多的是旅游者的智慧而不是服務者的智慧。但是,現在政府部門大作智慧旅游,對于這個我是持保留態度的,我認為他們太盲目、太沖動。而且智慧旅游其實并不可能解決我們現有的中國旅游的瓶頸問題,在未來10年智慧旅游的用武之地沒有想象的那么大,特別是對于政府來講。而且這個智慧旅游如果以智慧城市為基礎的話可能會事半功倍。
目前,以在線旅游為主體的智慧旅游風起云涌,市場化的趨勢非常明顯,這是我非常推崇的。我不是反對智慧旅游,而是反對夸大智慧旅游,反對政府赤膊上陣的做智慧旅游。
六、BATX:在線旅游企業的X誘惑
我們知道互聯網已經發展到2.0版的移動互聯網,在線旅游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了,就是我們所說的BAT。那么現在有一個概念是:BATX,這個X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第四個是誰?我們也看到了,目前BAT們做的是滿足我們定居生活的日常生活的狀態,他們的第一步已經完成了,下一個真正具有增量的、無限前景的就是旅游市場。他們的這種布局,我們看到今年初傳出的各種緋聞,比如說攜程并購去哪兒之類的,可以說把我們的在線旅游市場攪得風生水起、天翻地覆。那么這種局面現在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或者是省略號,而且在未來幾年,我相信會更加的突出。
同時我也提出一個原創理論,從生活方式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現在的生活是由定居生活帶來的一種定居生活、定居社會。而這種社會的本質等于是“豬圈文明”,也就是說豬在成為家豬之前他是野豬,野豬餐風露宿沒有遮風避雨的地方生活質量不高,而成為家豬之后他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他是以失去自由為前提。所以說,定居文明不可能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形態,超越定居文明的將會是以旅游為生活方式、為路徑和載體的,這么一種移動社會。所以說BAT對于在線旅游的滲透和角度不是偶然的,所以不管是誰成為X,我認為這個X一定會和旅游有關,盡管攜程的首字母就是X,他也說他就是這個X,當然他也確實很有希望成為X,但這未必是最后的定論。所以我的結論就是,誰都有可能成為X,但這個X一定跟旅游相關;從之前的“去啊”面市,引發的在線旅游企業的海報狂歡就可以充分的說明這么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