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日前,在鄆城縣程屯鎮,一場精彩絕倫的戲曲演出精彩上演,現場人山人海、掌聲雷動,這是鄆城縣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匯演暨黃河大集惠民活動的縮影。
今年以來,鄆城縣文化和旅游局在全縣常態化開展各類文化宣傳和惠民演出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全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全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來我保國臣!”一聲唱罷,全場觀眾便如潮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11月3日,在鄆城縣程屯鎮楊寨村為村民們送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盛宴。
舞臺上,山東梆子鏗鏘的鑼鼓、傳統的唱腔、演員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讓觀眾大呼過癮,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伏,大家看得興高采烈,贊不絕口,時不時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場上場下氣氛熱烈。
“抑揚頓挫聲貌聚,小小舞臺現華章!咱這的戲腔,真是聽不夠!”此次惠民活動吸引了來自程屯各個村的群眾,甚至還有來自隔壁鄉鎮的戲曲愛好者前來觀看。
據了解,此次文藝匯演活動的演員來自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已在全縣各鄉鎮街道開展了多輪次演出,深受群眾喜愛。
鄆城縣是“戲曲之鄉”,也是山東梆子、棗梆、柳子等戲曲的發源地,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豐厚文化土壤,曾涌現出一代柳子戲大師黃遵憲、山東梆子大師任心才、民族器樂演奏家擂琴藝術創始人王殿玉、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豫劇表演藝術家章蘭等全國知名人士。
目前,全縣擁有近30個專業和業余劇團,從業人員近千人,擁有廣大的戲劇愛好者和廣泛的觀眾群體。戲曲工作者常態化開展各類文化宣傳和惠民演出活動,今年僅一村一場戲送戲下鄉活動就開展了1000余場,極大地豐富了全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鄆城縣持續推進免費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根據不同鄉鎮不同風俗、不同群體和群眾建議制定了不同“文化套餐”,進村莊、進社區、進校園,把一場場精彩、接地氣的好戲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村村好戲連臺,不僅讓廣大基層群眾享受到了豐盛的文化大餐,更打通了文化惠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贊譽,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邊聽戲,一邊揮毫潑墨,還能免費體檢,必須點個贊!”在李集鎮李村營村看戲的張大爺開心地說。送戲下鄉不止是“戲”,鄆城縣文化和旅游局結合居民需求,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多方資源,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志愿服務紅利。
在李集鎮送戲下鄉活動現場,鄆城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縣文化館、新華書店、鎮衛生院等單位現場“擺攤”開展志愿服務,將戲曲、書法、圖書、體檢等多種形式在內的免費便民服務組團進村服務,每一項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為來看戲曲的群眾獻上了接地氣的志愿服務“大餐”。
書法家們和書法愛好者們現場揮毫潑墨,行、隸、草等多種書體從筆尖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飽含傳統韻味,又緊扣時代脈搏,大家用書法盡情表達著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
“我孫子最喜歡看書了,我要為他帶上一本?!薄拔乙@本醫學養生的書!”在鄆州街道文化惠民進社區活動現場,數百本文史哲學和生活類的書籍被居民們爭相閱讀。
而書法名家現場潑墨寫福送福也被居民們追捧,兩位書法老師飽含熱情,擺開陣勢,提筆揮毫,不一會兒,一句句寓意吉祥的聯語躍然紙上。
文化志愿者將寫好的福字送到老黨員、高齡老人手中,現場一名老黨員表示:“我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今天在活動現場求得了心儀的字,回家后我就把它裝裱掛起來,這樣的活動內容豐富接地氣,我們十分滿意?!?
今年以來,鄆城縣文化和旅游局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開展了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800多場,一村一年一場戲活動1000多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2000多場,黃河大集系列活動100多場,小戲小劇展演200多場,各類藝術展覽80多場,節慶主題活動200多場,四季村晚活動近100場;各類公益培訓130余場,開展鄉村閱讀活動1600多場,閱讀推廣進校園活動50多場,涵蓋了包括戲曲、書法、舞蹈、圖書等多種形式在內的覆蓋全縣的文化惠民活動,活動內容貼近基層、貼近群眾,不僅可以帶領觀眾近距離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讓群眾登臺當主角,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豐盛的文化大餐,更能以文藝演出形式寓教于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讓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暖心工程”,成為助力鄆城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