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江北水城 兩河明珠”正璀璨——濟鄭高鐵即將全線開通之際看聊城發展之變
27年前,“大京九”的汽笛聲,拉開了聊城“鐵路時代”的大幕。如今,即將呼嘯而來的濟鄭高鐵,又將聊城“載”入了“高鐵時代”。
聊城,這座被黃河與大運河眷顧的“兩河明珠”城市,正從國家和山東發展大勢中搶抓機遇、找準定位、謀篇布局。在濟鄭高鐵即將全線開通之際,記者再次深入這座千年古城,探尋它在時代更迭中的變化。
機遇之變——高鐵通,揚新帆,奮楫篤行勇爭先
聊城因水而興。波瀾壯闊的黃河,為聊城帶來了產業發展的穩定水源;氣勢恢宏的大運河,為聊城帶來了數百年的煙火繁華,奠定了“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的歷史地位。
聊城因路而興。1996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結束了聊城不通火車的歷史,也點燃了“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
“作為沿線設站的13個縣(市、區)之一,濟鄭高鐵將有力推動茌平強勢邁入‘高鐵時代’,形成全新的立體化交通格局,促進區域要素流通和經濟發展,助力茌平跑出高質量發展的‘高鐵速度”?!绷某鞘熊萜絽^委書記孫榮軍表示。
聊城處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耙粤某菫橹行?,400公里半徑內可輻射2億多人口,區位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绷某鞘形瘯浝铋L萍說,聊城著眼國家和山東所需、聊城所能,正加快打造山東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西部“戰略支點”、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兩河明珠”城市。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山東“四橫六縱”綜合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濟鄭高鐵全線開通將結束聊城不通高鐵的歷史,全面開啟“兩河時代+高鐵時代”的嶄新篇章,為新一輪魯西崛起注入全新動能。未來,隨著“高鐵疊加、高速成網、飛機起降”的立體大交通體系日趨成型,聊城東接山東沿海、北融京津冀、南達長三角、西聯中原腹地的橋頭堡地位將充分彰顯,戰略紅利將加速釋放。
產業之變——強老樹,育新苗,“專精特新”領風潮
京九鐵路的開通,讓東阿阿膠、時風、信發等傳統企業迎來發展春天。時至今日,這些“老樹”不斷煥發新綠,而一批代表新行業、新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也在蓬勃發展。
“從直徑一米多到直徑幾毫米的軸承,我們都能做到‘國內最薄’?!鄙綎|博特軸承有限公司生產的薄壁軸承系列產品連續多年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第一,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斑^去是拼資源、拼低成本,如今拼的是創新、拼的是研發。”公司總經理楊海濤深有感觸。
聊城一方面加速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一方面持續深化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構建大中小企業多層次立體分布的“熱帶雨林”,助力更多企業走上了“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山東省2023年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聊城有266家企業入選,超過往年總數之和,數量居全省第6。
今年5月20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來聊城中通客車“提車”的消息,直沖全國熱搜。爆款的背后,深深烙印著“聊城制造”的印記。
制造業是聊城的一張重要名片。聊城堅持“制造業強市”戰略不動搖,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聚焦有色金屬、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12條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與產業鏈協同發力。1—9月,全市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6.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8.82%。2023年全市秋季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總投資1083億元的147個優質項目集體亮相。
“我們創建總鏈長‘問鏈’、鏈長‘巡鏈’、專家‘診鏈’機制,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的斷點、堵點,精心編制《制造業產業鏈圖譜》,扎實推動產業鏈招商活動,1-10月份,開展招商活動202次,簽約項目333個,簽約金額1247.15億元?!绷某鞘泄I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解志超說。
2022年以來,嘉華股份、乖寶寵物、金帝股份相繼上市。從連續12年“上市斷檔”到12個月內“三箭齊發”,聊城企業搶灘資本市場結出豐碩成果。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聊城先后涌現“聊·誠辦”“親清會客廳”等一批服務品牌。韓國希杰集團連續10次在聊城開發區追加投資,是對營商環境的真實反映。
優秀的人才也是生產力。聊城堅持“人才興聊”戰略,加快建設具有魯西特色的人才聚集高地。在2023聊城市人才發展論壇上,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百順向海內外發出誠摯邀請:“聊”有未來,“城”就精彩,聊城將拿出最大誠意、最好資源、最優環境,讓人才“站C位”“當主角”,為人才“服好務”,為專家企業“牽好線”,為科技創新“搭好臺”。
生態之變——沙變土,綠生金,碧水藍天喚鷗群
4000畝櫻桃林環抱的冠縣東古城鎮田馬園村,家家戶戶住進了獨門獨院的二層樓。這里地處黃河故道,曾因“大風一刮不見家,莊稼年年被風壓”而聞名。
平沙丘、填沙坑、栽果樹、建大棚,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田馬園村獲評“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模范村。
歷史上黃河六次改道,為聊城留下了沙化面積150萬余畝、荒漠化面積230萬余畝。聊城市林業發展中心主任郭喜軍介紹,多年來,聊城積極完善各級道路水系為骨架的農田防護林網,提升黃河、徒駭河、馬頰河、漳衛新河森林生態功能帶;重點提升改造國有林場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林場;堅持不懈地開展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行動、黃河及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河流生態廊道提升行動,構建起帶、片、網、點相結合的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生態防護林體系。
昔日的“沙窩村”,如今變成一個個“林場村”“果園村”“旅游村”,聊城也借此入選全國第一個平原地區國家森林城市。
從源頭預防和控制污染物產生,聊城企業展開了你追我趕的綠色低碳轉型。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聊城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累計改善57.3%,PM2.5濃度改善65.2%,PM10濃度改善63%,優良天數增加2.5倍,省控以上斷面歷史性消除V類水體。
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聊城鳥類僅有15目36科77種。而如今,聊城大地已匯集18目55科260種鳥類,更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流連光顧。
城市之變——城變暖,人開顏,人民城市人民管
“開門見綠、出門進園”,近年來聊城陸續打造出213處口袋公園。不經意間,一間間“城市書房”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不少于50家城市書房,逐步完善‘15分鐘閱讀圈’,為建設‘書香聊城’奠定基礎?!绷某鞘形幕吐糜尉止卜湛瓶崎L劉憲鵬口中的“15分鐘閱讀圈”,也是聊城構建“15分鐘生活圈”的核心單元。在聊城“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里,聊城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傾注真情實感,投入“真金白銀”,努力以“為民情懷”加熱“民生溫度”,讓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
夏季農忙時,鄉鎮政府大院免費開放,成為農民的“曬糧場”;進入取暖季,聊城公交免費乘車政策溫暖人心;為解決老人一餐熱飯,全市建設220余處幸福食堂……曾被視為“冤家”的城管和攤販如今也變了?!拔覀儓猿帧忝癫粩_民、放開不放任’原則,因地制宜、多方聯動,規范設置戶外經營區,規劃設置了30處早市、夜市、2510個流動攤點,既方便了群眾,又解決了占道經營帶來的安全隱患,也讓流動攤販有了固定的‘家’。”聊城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延星介紹。
聊城正用心用情打造城市管理的“聊城樣本”。正如市委書記李長萍所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共同打造一座有溫度、有情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