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videossex黑人_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鲁婷婷_高h文下面塞跳蛋

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歡迎,請登錄 傳真:0635-8336665 24H電話:0635-8681234

加查縣

加查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與林芝地區的朗縣交界,南與隆孜縣相連,西與曲松、桑日兩縣接壤,北與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毗鄰。全縣轄5鄉2鎮,88個村委會。總人口18045人,其中農業人口16736人,城鎮人口1309人。全縣國土面積464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14萬畝,草場面積81萬畝,耕地面積2.4萬畝,年末牲畜存欄10.44萬頭(只)。縣城海拔3200米。全縣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地肥水美,是山南地區開發前景最為廣闊、發展潛力最大的縣。

線路分類: [古鎮村落]

景點地點: 國內 西藏自治區 山南地區

本站推薦:

景點詳細介紹

 

加查

    加查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與林芝地區的朗縣交界,南與隆孜縣相連,西與曲松、桑日兩縣接壤,北與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毗鄰。全縣轄5鄉2鎮,88個村委會。總人口18045人,其中農業人口16736人,城鎮人口1309人。全縣國土面積464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14萬畝,草場面積81萬畝,耕地面積2.4萬畝,年末牲畜存欄10.44萬頭(只)。縣城海拔3200米。全縣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地肥水美,是山南地區開發前景最為廣闊、發展潛力最大的縣。

中文名稱:    加查

所屬地區:    中國西藏自治區

電話區號:    0893

郵政區碼:    856400

    積:    464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面積:4646平方公里

  人口:18045人

  政府駐地:安繞鎮

  郵編:856400

  區號:0893

  民族:藏族

  地理坐標: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與林芝地區的朗縣交界,南與隆孜縣相連,西與曲松、桑日兩縣接壤,北與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毗鄰

概況

  加查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與林芝地區的朗縣交界,南與隆孜縣相連,西與曲松、桑日兩縣接壤,北與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毗鄰。全縣轄5鄉2鎮,88個村委會。總人口18045人,其中農業人口16736人,城鎮人口1309人。全縣國土面積464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14萬畝,草場面積81萬畝,耕地面積2.4萬畝,年末牲畜存欄10.44萬頭(只)。縣城海拔3200米。全縣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地肥水美,是山南地區開發前景最為廣闊、發展潛力最大的縣。

  加查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加查”藏語意為“漢鹽”,相傳為當年文成公主來此施舍鹽巴而得名。盛唐時期受松贊干布遣使到大唐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大相祿東贊、近代反帝愛國在藏攝政熱振活佛、民政部長多吉才讓等西藏杰出人物,都是從加查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

物產

  加查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青稞、油菜、玉米、馬鈴薯,蠶豆,辣椒、西紅柿、茄子、白菜、西瓜、冬瓜、南瓜、甜瓜等。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主要畜品種有牦牛、黃牛、山羊、綿羊、豬、雞、鴨、鵝等,酥油、奶、蛋、肉、皮張等畜產品極其豐富。全縣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有“蟲草”、“貝母”、“黃蓮”等百余種中藥材,尤其是“冬蟲夏草”享譽國內外。有豐富的森林及果林資源,享有“藏東南經濟林基地”之美譽。有寶貴的野生動物資源,如白唇鹿、棕熊、馬熊、麝、藏羚羊、藏野雞、獼猴、野牦牛、蛤蚧(又名四腳蛇)、貓頭鷹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砂金、鉻鐵、銻、石墨、水晶、滑石、花崗石等,其中砂金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沿岸,其平均品位在0.079克/立方米左右,成色達93%。分布在藏木鄉一帶的鉻鐵礦品位更是高達55.27%,儲量在幾億噸以上。有豐富的民族工藝品,其中“石鍋”、“木碗”、“石灶”等民族工藝品工藝獨特,制作精美。

國民經濟水平

  近幾年來,全縣在自治區黨委和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在援藏干部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2003年,全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2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90元,縣本級財政收入突破200萬,達到237萬元。

  “十五”期間,全縣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 精神,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大力開展農牧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努力促進全縣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十五”期末,全縣力爭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2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800元;財政收入達到320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800元(現價),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2450元。

行政區劃

  加查縣轄2個鎮、5個鄉,89個行政村。

  加查鎮總人口2526人。安繞鎮總人口3788人。冷達鄉總人口2113人。壩鄉總人口996人。洛林鄉總人口4792人。

  拉綏鄉總人口3519人。崔久鄉總人口529人。

歷史沿革

  加查藏語意為“漢鹽”。相傳文成公主路過此地時,把一塊鹽放在一個洞里、從此洞里就流出了鹽水,故得名。加查曾是吐蕃時期活動頻繁的一處要地。

  在1991年的文物普查中,曾調查到在加查縣的冷達、計、安繞、拉綏等鄉發現過部分石棺葬遺存,這部分石棺葬中有一類為整塊石板拼砌而成的石棺,出土有陶缽、陶罐一類的陶器,而未見出土金屬器。結合西藏石棺葬遺存的發現情況分析,這類石棺葬有可能屬于史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存。由此可以推測,加查縣的歷史可上溯到距今數千年前的原始社會階段。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吐蕃先民出現了最早的社會組織形態。據敦煌古文獻及藏文史籍記載,當時的西藏始有”小邦”44個,之后又出現了所謂“十二小邦”,其時當為吐蕃前期。這些小邦均各有“王”與“大臣”,各據一地,名為“達域”的小邦當時統轄著雅魯藏布江南岸桑日縣以東的廣大地區,加查縣也大致屬于這一范圍之內。

  至公元7世紀,著名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先后兼并了境內諸部,建立了統一而強大的吐蕃王朝。當時衛、藏地區分為“四如”, 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包括加查一帶在內的達域被歸入“約如”范圍,成為拱衛吐蕃都城邏些(今拉薩)的左翼之地。

  強盛的吐蕃王朝于公元9世紀分崩離析,西藏社會隨之進入一個漫長的分裂割據時期。這一期間各種政、教勢力亦先后滲入到加查一帶,并與本地割據勢力結合形成封建割據局面。

  在西藏佛教“后宏期”時,最早出現于加查地區的重要教派勢力為寧瑪派,但其實際影響不大。約在公元12世紀前半葉,達波噶舉派的創世人、米拉日巴兩大弟子之一的索南仁欽(即達波拉杰)在加查境內的達拉崗布山創建達拉崗布寺,于此形成達波噶舉派的根本道場,并由此逐漸發展形成了達波噶舉派所謂“四大八小”各支系。

  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元、明兩代統治者先后在西藏地區設立了行政機構來加強其統治。在元代所設的“十三萬戶”中,加查地區屬于“牙里不藏思巴萬戶府”的統轄范圍。明代的帕竹王朝亦維持了整個衛藏地區與中央政權之間的服屬關系,加查一帶則屬帕竹王朝的“答噶爾卜寨”統轄范圍。

  至公元17世紀之后,佛教格魯派逐漸以其日益強大的勢力成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統治系統。這期間由西藏地方政府在加查一帶分別設立了加查和拉綏兩個宗政權,由噶廈委派“宗本”進行行政管理,這一體制一直沿襲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加查地區由塔布地區工作委員會設立了加查、拉綏兩個辦事處。1959年5月,按照西藏工委的統一部署,將原屬西藏地方政府的加查、拉綏兩宗合并成立加查縣,歸劃山南地區領轄。同年正式成立加查縣人民政府及相應的下屬行政機構,縣治所在地為安繞鄉仲巴村。


地理氣候

  地處藏南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四面環山,多河流峽谷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3 200米。聶拉降巴雪山海拔6 700米,為境內最高點。共有265條河流,其中雅魯藏布江是流經縣境的主要河流,境內河長92.9千米。境內還有達龍溝、色布龍曲、覺不朗三條河流均屬雅魯藏布江支流,流域面積2 620平方千米,占行政區總面積的58%。加查是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一個多水系、多湖泊分布的縣,主要湖泊有拉姆拉錯、雍錯、江斯拉錯等大小湖泊160個,面積較小,多系滑坡、泥石流、洪積及山崩等物質堵塞河谷而形成的堰塞湖。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型氣候區,光照充足,輻射強,日溫差大,雨季集中,冬春季干燥多風。年均氣溫8.9℃,年日照2 750小時,年均降水492.7毫米,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3%,無霜期149天。自然災害主要有洪水、冰雹、霜凍、干旱、病蟲害等,其中洪水是主要的自然災害。冰雹年均3次,集中在7~8月。礦產主要有銅、砂金、石墨、水晶、滑石、花崗巖、鉻鐵礦等,其中滑石礦儲量175萬噸。野生動物主要有麝、狐、狼、獐、馬鹿、黑熊、棕熊、馬熊、旱獺、水獺、白唇鹿、艾葉豹、藏羚羊、金錢豹、藏馬雞、綠尾虹雉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蟲草、貝母、當歸、雪蓮、黨參、狼毒、一枝蒿、黃牡丹等。

民間藝術

  木碗

  加查木碗是在西藏久員盛名的民族工藝品,取木材獨特,做工精致,美觀大方,品種齊全,是富具藏族特色的飲食炊具中的上等佳品及旅游工藝品中的精品。

  加查木碗分大中小三種規格,顏色主要有紅、黃、白白之種,花級主要有自然木紋、藏畫雕刻等幾種,小號碗開口大而向外撒開, 簡易蓋,主要用于唱青稞灑和酥油茶,中號碗開口大向外撒開,一般用于吃來飯,土地(語言意思為面條、面疙瘩),大號碗及上下兩半,上半為半瓊形稍扁,亦可盛菜,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下半亦為半球形稍扁配有碗底,主要用于盛菜,有時也用吃飯。木碗做工獨到之處在于選材,主要選用木疙瘩、 疙瘩、樺樹疙瘩和小杜鵑根疙瘩,原因是這種料做成的產品經久耐用不裂縫,質地堅硬,外表光漏、華麗,質量上乘,賣價高,效益好。

  經過長期改進、發展,木碗不僅品種花樣繁多,同時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各種先進文化,兼具民族特色,世界特色、現代特色,但是制優仍處于做坊時代由鄉間農戶量散經營,質量參差不一價格200元 個,50元 個,20元 個不等。不成規模,整體效益差。因此“十五”期間縣委、政府將其列入四大特色經濟之一高度重視,大力開發,采取多種渠道集資辦、廠、力、企,多種形式經營,力主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選加查支柱產業、優勢品牌和拳頭產品。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的實施,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加查木碗必將會作為西藏文化的一部分和民族工藝品的精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燒發出勃勃商機。

民風民俗

民間禁食

  不食狗、貓肉,不食毛驢,騾馬肉。不食鴨類肉,除狗熊,馬熊的不食其它獸類肉。除魚外不食青蛙,蛇和海生動物等類肉,除雞和野雞的不食鳥類肉,不食老鼠等肉,除火麻草茴茴草和野蔥等的不食其它的野菜。

重禮節

  過去若見長輩、頭人或受尊敬的人,活佛或拜訪貴賓時,要脫帽、彎腰,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朝拜佛像或接受活佛摸頂時,要合掌躬腰,叩頭或磕頭于平輩或一般人,鞠躬只表示禮貌,帽子放在胸前,頭略低。也有合掌與鞠躬并用的,對尊敬者合掌過頭,彎腰點頭,回禮動作也相同。平民若在途中遇見頭人、活佛時,及早回避躬身道旁,脫帽低頭、吐舌,若是騎馬的平民,下馬站立路邊,若是坐在地上的,趕緊站立以示敬禮奉上哈達和見面禮。在寺廟里也有一種磕響頭的方法。不論男女老少到寺廟的經堂或佛像面前時,先合掌連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的一頂,表示誠心懺悔之意。

  家庭多以男子為當家主事,男人大多會針線縫制和編制,婦女一般多搞家務和田間管理等。客人來家時,一般多由男人接待。婦女給客人上茶酒和其它食品時,俯首奉上,并彎腰以手護住藏袍下擺退到門口。上樓時,男人為先,女人在后,下樓時相反。若婦女上樓時,梯下有男子,先請男子離開再上樓。吃飯時,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不伸腿等。稱呼上,一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個“啦”字(受尊敬的人),還有用敬語對尊者和客人說話,以表尊敬對方。坐時,不能搶主賓席,不能東倒歪,更不能隨便伸腿,在尊者和長輩面前不能坐二浪腿。還有吸鼻煙,饋贈禮物等禮節,這些都是平時長輩和父母教育子女必須懂得并注意的禮儀。

  待客時,若有親朋好友,熟人拜訪,主人會熱情前來問候,牽馬扶鐙,將馬交給親人去飲水,喂草。主人則彎腰,平伸雙手請客人進門或上樓,請坐于右上方,敬鼻煙,敬青稞酒,盛上酥油茶,再奉上上等的糌粑和肉等各種食品感情接待,客人接過主人敬的青稞酒后,先以無名指蘸灑向天彈三下,以示先敬神佛,再飲酒,飲酒時,必須“三口一杯”即,喝一口倒滿,再喝一口倒滿,第三口喝后倒滿,再滿一杯喝干。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然主人就不高興,或認為客人不懂禮貌,或認為客人瞧不起他。喝酥油茶時也有禮節,客人進屋坐定后,主婦或子女必未倒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以示誠意。客人要留宿時,主人騰出最好的鋪位,拿出最好床墊,被蓋,在火盆里放點柏枝或糌粑面熏一下才供客人使用。客人要離開此家去別處或回去時,主人準備回贈的的禮物,備好馬鞍或馱畜,牽馬、馱畜到村口或路旁,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全家老小亦出來話別送行,直到客人上路,上車才返回,如果客人有困難,不論高低貴,主人設法給予解決。若路途遇上別人有困難,盡管素不相識,也同樣會互相幫助,并不計較報酬。

  同時,親朋好友,一在出門遠行時,要多少 送點禮物,親朋好友返家后,也要回贈禮品,自家人出遠門返家后,要向親朋好友贈送禮品,否則,稱之失禮。

民間節日

  加查的節日是很多的,幾乎每月都有節日。除了傳統的節日外還有大量的宗教節日,如所謂“望果節”、“九降神節”、“燃燈節”等。這里,我們僅就其中主要的,具有全民性意義的節日作簡單介紹。

  1、藏歷年(藏歷元月1 日),藏歷初一,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桑扎西德勒”(新年好)。新年里,孩子們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盡情歡樂。城鄉演唱藏戲,跳鍋莊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熊熊烈火。通宵盡情地歌舞。節日期間,民間還有角力,投擲、拔河,跑馬射箭一系列的比賽活動。

  2、藏歷12月1日為農事年。

  3、藏歷元月26日-29日是多加(驅鬼節)。

  4、藏歷4月15日是薩嘎達(薩嘎達節)。

  5、藏歷5月15日是窄領莖桑(世界敬神日)。

  6、藏歷6月4日是卓巴次西(迎神節)。

  7、藏歷8月是俞果爾(望果節)。

  8、藏歷9月22日是古巴拉普推青(九降神節)。

  9、藏歷10月25日是甘丹阿母卻(燃燈節)。

  10、藏歷11月6日是念巴西宗(集九惡日)。

  11、藏歷12月29日是古士同(驅鬼日)。

婚喪嫁娶

  結婚:縣內青年男女都有女嫁、招婿,主要視雙方家庭勞動力而定。男家不以入贅為賤 。結婚儀式極為隆重,復雜。親事議定后,首先請活佛或喇嘛打卦,擇吉期、出重禮。正式迎親,迎親時派出大批人馬帶足彩禮,潔潔蕩蕩,迎親隊伍中派一有地位的人作“迎親賓相”,迎親領隊有一屬相最好的人帶著若干人馬,手舉神像,一般都帶著九宮八卦圖(為了辟災)到對方家迎親。迎親時在迎親路上設立三道“索強”(迎親酒站),在家的門前地面上用白灰畫上“”符號和白線條。選派幾名屬相最好,且雙親在世的少男少女捧“切瑪”含(糌粑和酥油捏成的錐形體)和青稞酒、哈達在每道“索強”站等候,迎送親隊伍到每道“索強”站時就向新娘或新郎和送親隊伍人員獻哈達、敬酒。迎送親隊伍到家時是第三道“索強”站,要敬第三次酒、獻哈達,剛進門后先是由一位能說會道的人把這一戶的所有情況介紹一翻隨后由送親的隊伍把帶來的神像和經幡拿到房頂上,播在房頂的神墊上,全體人員都到房頂上排著隊,還要鋪上墊子擺上桌子,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燒番,祭神,祝福。然后向所有敬“切瑪”,敬酒、唱歌。從房頂上下來后又要敬“切瑪”青稞酒,同時新郎新娘接受父母,賓客們獻的哈達,敬酒和祝詞。主人家給送親人進行安置,選親隊伍飲宴,其后是眾賓客飲宴,同時大家盡情歌舞。這一天家庭所有人都穿上節日的盛裝。陪嫁物主要是珍寶、衣物、土地、牲畜等有的甚至是成片的土地,成群的羊等。慶祝活動搞3-4天左右。這期間參加慶祝活動的人一般都是這戶最高的人和親朋好友;送禮有的送牲畜,有的送錢,有的送酥油、肉、茶葉等,用紙包好,寫上字(祝詞)。

  加查縣喪葬方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封葬等五種,以天葬、水葬為主,間以土葬、火葬、封葬的表葬方式,人死后,首先請喇嘛(星相家)根據死者的屬相,年齡、死時時算封,確定送葬日期,方向,選定送葬者的屬相,屬哪些屬相的人不能接觸死者的體。其送葬人員根據家庭情況及意愿而定,但送葬時必須是雙數(包括死者)、送葬回來時單數。算封后先把死者級在屋內一角,尸體用白布或白毯氌圍起來,并用土壞做墊,而不用其它物品墊,把死者的飯碗放在尸體跟前倒滿酥油茶。這因為佛教認為,人死后,靈魂和尸體不是一起走脫。為了使靈魂不滯留屋內,用土坯墊尸。尸體背走后,土坯便扔到十字路口,靈魂也就隨之跑了,從人死的當天起,到送葬,得天天請喇嘛念經超度死者的靈魂。在這數天,家人一律不梳頭、不洗臉、取下一切裝飾,也不能笑,不能高聲說話,更不能唱歌跳舞,一來以示哀悼,二來為讓死者,靈魂安安靜靜上天天堂。

衣食住行

  一、服飾

  加查縣藏裝的俗裝與附近地區基本相似,但有本地特色,甚用料以綢、緞、牛皮、山羊皮、氆氌、氈毪子、呢子、化纖布等材料終縫制。男子服飾特點是盤發,以紅或黑絲線加辨,盤結于頭頂,富裕者,在發辨上穿有象牙卷,耳帶金長耳環或大耳環。女子的服飾更重華麗,色彩也鮮明,都是金、 銀、銅制作的精美飾品,如花紋鐲子,變形戒子、項鏈,以各色絲線加粗、加長發辨。胸帶“嘎馬”(精細山盆,內裝護身等等)耳帶金或銀環,頭帶“巴珠”,腰佩有玲瓏剔透的小腰刀以及銀無銅幣和用銀片裝飾的腰帶等。

  二、食品

  縣內藏族人民的傳統食品有以下幾種:

  糧食:青稞、小麥、碗豆、喬麥等 、油:酥油、清油

  肉類:牛、羊、豬油為主和奶制品。

  加查縣內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糌粑營養比小麥豐富,攜帶和食用方便,外出或勞動時,食用時不需生火燒飯,用碗或唐古倒點糌粑,加上水即可食用。青稞酒是加查縣藏族人民家中必備之飲料,(一切活動都要有),青稞酒色淡味酸甜,約15-20度,分頭道、二道、三道酒,飲用時將頭道酒和二、三道酒混合飲用。酥油也同樣是藏族人民家中之必需品,酥油是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藏族群眾 ,特別是在牧區的群眾平時很少吃蔬菜和水果,日常所需的熱量除了肉外,便靠酥油,酥油最普遍的吃法是酥油茶,酥油茶藏族每日不離之飲料,每天,特別是早上,必須要喝幾杯酥油茶,才去勞動和工作,客人不了,也必須打酥油茶來招待客人。

民間禁忌

  加查禁忌較多,民主改變后,當時的禁忌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技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生活環的改善發生了明顯改變。比較一致和較普遍性的習慣大體如下:

  1、當兩個久別重逢的好友或者對長者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夜里吹口哨或大聲喊叫。

  3、婦女晾曬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曬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黃昏時不能隨便到別人家里去,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特別是孕婦、產婦及重病人家里,佰生人更不能去。

  5、過了中午以后一般避免把家里的財物時出,也不能催債,一般都在中午催債、還債、早晚不能上門追債,早上追債表示一天沒有收入,晚上追債表示窮對方很不高興。

  6、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7、掃把和簸箕傳遞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一方放在地上,然后另一個人從地上拾起來。

  8、夏天6月份以后,男子不能光著上身,婦女不帶圍裙或披著頭發到莊稼地里去,也不能大聲喊叫 ,或撤青稞花、否則要下冰雹。

  9、給親朋好友和鄰居送羅卜時,不能送雙數,要送單數。

  10、午是在路上見到帽子、勺子、哈達不能撿,見到鞋子可以撿,必須撿。

  11、小孩生了后三天不能出門,三天后第一次出門時給小孩的鼻尖反動派抹上黑色的煙灰,以防止魔鬼偷襲。

  12、每年的12月25日在左右即(拉索)這一天,不能住外倒水,否則麥子經受災,手不能接觸鐵器,否則糧食作物要生銹病。

  13、敬神的樹不能砍,讓宅自行干死。

  14、殺牛時,必須在沒有放牲畜以前殺,然后才能反牲畜趕到山上。

  15、死了人一般不準火葬,也不準光著身子將尸體放到山上。

  16、牲畜開春以后死的必須埋,不準露天放。

  17、夜間找人不能“給、給”地喊,只能“貴、貴”地喊。


特產

加查核桃

  加查縣盛產核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遍植田間地頭、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樹比比皆是,景觀別致。品種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鐵核桃等10余種,以其皮薄、個大、肉嫩、肉滿、肉質香醇甜潤而譽滿高原,是歷代達賴喇嘛和達官顯貴的貢品。目前該縣共有核桃400余畝7000多株,年產核桃200余噸,年產值120萬元。據測定加查核桃含油率64-80%,粗蛋白11.3-17.1%,既可食用,又可補腦健身,是優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藥材,同時核桃木材質細膩堅實,紋理美觀,是軍工和高級家具用材,根深葉茂壽命長,又是綠化山區、庭院和道路的好樹種。

  加查核桃主要分布在沿江四個鄉(鎮)63個村,海拔3100-3300米之間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花,九月中旬成熟。當地群眾對每一種核桃都有獨特的名字:按核桃仁質量高低,"麻達嘎"意為含油量高,"吉達嘎"意為皮薄、易碎,“多達嘎”指皮厚堅硬。按質量高低,外部形態又分為三個等級;其一、“歇達”(也稱沙達、麻達、貢嘎)核果具有含油量高、味香、脆甜的特點。果實卵圓形成長圓形,可取余仁。此類型分布最廣。其二、“曲達”核果皮厚,表皮較麻刻,有澀味,內隔膜較發達,可取豐仁。其三、個小皮厚,縫合線平或呈耳形,多有麻刻,果頂豐或長,內隔膜極發達,取仁困難,成熟晚。

  加查水、土、光、熱資源充足,發展核桃條件優越,具備發展潛力,市場廣闊。加查核桃就其現有的規模和產量,供需矛盾突出,經常出現脫銷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大規模發展核桃是產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走農業產業化道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客觀要求。因此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在縣“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了栽培優質核桃5000畝的宏偉計劃,著力發展核桃包裝,加工等產業,增加附加值,按現在標準,該規劃建設完成后,全縣核桃將達到5400畝10.7萬株,年產量達到8000噸,產值達到9600萬元。加查人民將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誠招四方來客,共圖開發,打出加查知名品牌。

花椒

  加查花椒主要有半紅花椒(又稱朗縣花椒)、紅花椒(又稱本地花椒)和內地引進的花椒三種,主要產于安繞、加查、冷達等干熱河谷地帶,由于我縣氣溫晝夜溫差大、兩水適中,所戶花椒穩大粒多,個大均勻,皮厚籽小,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麻味重而回味長久,是藏東南的優質花椒,但由于種種厚因我縣花椒生產尚未形成產業化經營,規模不大,年產量1.9萬斤左右,多方需求,但常常苦天存貨,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發展潛力很大。

  加查縣“七山一水三分舊”的地理地貌,特征相對突出,共有大小荒壩16個,近年不,隨著規模較大的8個大荒壩的陸續開發,為加查花椒生產發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十五”期間,縣委、政府將立足市場,把突破性發花椒產業作為興縣完尾的路略任務來抓,規劃到2005年,充分利用國各大荒壩,花椒面積達到1萬畝,人均1萬畝,總產達到300萬公斤,加工轉化200萬公斤,實現方值1800萬元。

  面對西部大開發和湖北省荊州市無私援助的歷史機遇,加查縣委、縣政府根需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產業結構調整的路略部署,提出了“坎上建基地,壩處增加工,山處找市場”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大對花椒,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花椒籽加工開發力度,申請加查花椒商標,加大宣傳力度,優化經營銷環境,營造加查名牌,但加查仍屬倉國貧困縣亡列,財政年收入僅100多萬元,對豐富的特優資源天力開發,因此,按照“誰開發誰受益”、“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加查人民誠招四方商客共同開發加查,發展加查。

冬蟲夏草

  加查縣的冬蟲夏草(俗稱蟲草)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品種之一,產于壩、催久兩鄉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線之上,年產量3000斤左右。蟲草是蝙蝠蛾幼蟲草經蟲草菌感染,由雪水、奇寒冷天氣、凈土滋育而成的冬天呈蟲形。夏天呈草狀的純天然極品,滋陰壯陽,且在西藏相比較面言,個大、肉實、外形美觀、藥用成份含量高,是集醫病、滋補多種功效于一體的上上佳品。

  在加查,5、6月份是采挖蟲草的最佳時機,6月份下旬至7月份是市場交易的高峰期,每斤售價18000元至22000元,市場需求量極大,每年供不應求。目前,我縣蟲草業已建設有規范的交易市場,但僅限于原產品直接交易尚未有經過加工處理,一旦經過加工、包裝,其效益就會成倍增長,市場十分看好,比如加工成“冬蟲夏草酒”、“冬蟲夏草滋補液”、“冬蟲夏草禮品盒”等系列產品,且有投資少、見效快之特點,因此開發潛力巨大,商業價值極高。

蘋果

  加查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崗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與喜瑪拉雅山大地構造的陷凹地帶,位于東經92°14′24″-93°7′10″、北緯28°49′43″-29°43′16″之間。從1964年開始引進栽培蘋果,距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由于該縣具有日照充足、輻射強烈、氣溫晝夜溫差大,雨水適中等特點,所產蘋果個大、色美、含糖量高、濃香汁脆、酸甜可口,實屬上乘,從而譽滿西藏,是西藏少有的幾個蘋果產地之一。

  加查地域遼闊,除一座水電站之外,沒有什么工業企業,無任何工業污染,生態環境十分優美,所產蘋果都是天然綠色食品。目前,全縣沿江一帶幾乎每戶都有自己的小果園,有兩個大果園(園藝一場和園藝二場),分別占地500畝,全縣共有果樹13000余棵,年產蘋果1367.9噸,總收入191.5萬元,主要有祝光、國光、小國光、吉冠、紅玉、黃香蕉等10幾個品種。

  改革開放以來,加查立足于市場,不斷優化蘋果產業內部結構,積極實施優果工程,大力推行市場名牌帶動戰略,使加查蘋果的質量和品牌進一步提升,“十五”期間,加查縣明確提出了突破性發展特色經濟和庭院經濟的思路,把蘋果擺在了顯要位置,把引進優良品種、加強管理、市場和技術服務做為重點來抓,以建成遍地果花開,十里聞果香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

  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加查--這顆藏東南的璀璨明珠,正敞開渾厚的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一切有識之土來加查飽覽高原勝景,領略果鄉風情,建果園辦企業,共享加查蘋果甘甜。

景點

  加查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游,地貌區劃為喜瑪拉雅高山亞區多河流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全縣平均海拔約4000米,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海拔在3100米-3500米之間,縣城所在地安繞鎮仲巴街海拔為3240米。

  加查縣是西藏“拉薩-林芝-山南-拉薩”黃金旅游線的重要一環,境內資源十分豐富。

  縣城以東旅游線上,主要景點有著名的神湖拉姆拉措,藏傳佛教白教祖寺達拉崗布寺,蓮花生大師歸隱地蓮花生達寺,和壩鄉原始森林,瓊果杰風光,那玉河谷風光……

  縣城以西旅游線上,主要景點有結羅拉雪景,布丹拉山雪峰海拔高5088米,涅爾喀大瀑布,千年核桃樹林……

  加查縣所在的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的發祥地歷史上加查縣人才輩出,最杰出代表人物有西藏吐蕃王朝著名賢臣祿東贊,他曾出使唐朝,以其聰明才智贏得唐太宗李世的贊賞,為松藏干布成功迎娶文成公主立下大功,成就了漢藏聯姻、民族團結的一段佳話。九世班禪、五世熱振也誕生在加查。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祿東贊、九世班禪和五世熱振活佛都在加查留有遺跡。以縣城為中心,周圍分布不少古墓,較集中的有安繞鎮東布村古墓、西定村古墓群,洛林鄉者母村古墓群,冷達鄉幫達片古墓群。

  以上景點,除神湖拉姆拉措、壩鄉原始森林、蓮花生達寺、涅爾格瀑布等幾處外,從縣城出發,都能實現當天往返。目前國家投巨資修建加查縣城到神湖的公路,2002年底竣工,到時游覽、朝拜神湖也能實現當天往返。

  加查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旅游業。近幾年來,廣泛籌措資金,積極開展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陸續實施了縣城主要街道的硬化、亮化工程,對縣招待所進行了改造裝修,招待所現有客房40間,能同時接待120人進餐。此外,娛樂、購物、通訊等交通方面,也都得到迅速發展,基本上能滿足游客的需要。

秋到崔久溝

  崔久溝位于山南加查縣崔久鄉境內,是山南地區雅江北岸八大風景秀麗的溝谷之一,也是前往拉姆納錯神湖朝圣旅游的重要通道。溝谷全長不到100公里,但河水落差卻在2000 米左右。其上游為雪山、湖泊、草原風光。主要景點有拉姆納錯神湖、結羅拉雪山、那玉河谷。其中結羅拉雪山海拔5000 多米,為終年積雪的原始冰川,是崔久溝河水的主要發源地。拉姆納錯神湖,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形似一面頭蓋骨形的鏡子。藏語意為“懸在天上的仙女湖”,是歷代高僧大德尋找轉世靈童的觀湖圣地,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人生命運的寶鏡。那玉河谷則是崔久溝上游有名的牧場。

  崔久溝中游為瓊果杰風光。這里不僅有“三圣河四圣山交匯勝地”的美稱,而且有享譽藏區的黃教重要寺廟“瓊果杰寺”;既是蟲草生長的沃土,也是旅游者心中的天堂。每年夏季都會有不少游客或善男信女們由此進入神湖朝圣或觀光。特別是每年5至6月的蟲草采挖時節,這里更是人流如潮,帳篷遍野,那種熱鬧場景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工作關系,我曾多次途經崔久去神湖。對于崔久的情況也并不太陌生。可是每次到這里都有新的感覺和收獲。這次途經崔久,主要是借“十一”和參加林芝大峽谷旅游節之機陪幾位領導順道考察東環線。可不曾料到,不僅在神湖看到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而且在崔久溝發現了勝似神湖的秋色。站在神湖周圍海拔5100 米左右雪峰俯瞰,只見神湖周圍雪山環繞,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連素以火紅著稱的“神湖心臟”也披上了銀裝。而遠處的山峰則更是藍天覆蓋,白云點綴。那場景若是被詩人趕上一定會詩興大發,佳作連篇。往下是瓊果杰草原,在那雪山環繞下的綠水旁,牛羊成群,牧女徜徉,多有詩意。剛才還是白雪皚皚,轉眼已是綠草如蔭,野花遍地。難怪,歷代達賴朝觀神湖后總是在此安營扎寨。

  往下走,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崔久溝谷。這里不僅是旅游的通道,也是旅游的看點,但見兩邊高山聳峙,森林茂密,層巒疊嶂。河水也失去了先前的溫馴,時而恣意放縱,時而咆哮奔流。飛流瀑布更是隨處可見,浪花飛濺也是尋常之物。尤其醉人的是兩邊的秋色。看那兩岸樹葉,多有韻味。有的已染紅裝,紅得如火,紅得發紫。有的依然翠綠,綠得如墨。而多數樹葉均在慢慢變黃,有淡黃、也有金黃。有的黃中透綠,有的紅中帶紫,遠遠看去,淡淡的,絨絨的。像滿山的菜花,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又像一幅天然織錦和彩緞,都說江山如畫,但我此時的感覺是難畫江山。難怪毛主席也曾感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我沒有主席的境界和視野,我只有無數次地叫師傅停車,好讓手中的相機攝下這惹人的秋色,記下這珍貴的畫面。同來的朋友,也一個勁地贊嘆,又一個勁地埋怨。既埋怨我提前不曾打招呼,好讓他們多帶點膠卷,又埋怨攝像器材視野太窄,無法真實記下這絕好的風景。其實,我也一樣,我恨不得把這幅幅真實的風景變成多彩照片,懸掛到每一個顯眼的地方,以讓大家共同分享!

布丹拉山風光

  布丹拉山,是乘車往加查縣必經之路,海拔5088米,從山底到山頂的環形公路猶如一條潔白的哈達,徐徐展開,登頂俯瞰,可飽覽藏南谷地的秀麗風光。

  五、六月份,漫山遍野盛開的杜鵑花和西藏特有的花卉蘇羅瑪布、邦錦梅朵,艷麗嬌媚,競相斗艷,把一面面山坡點綴成五彩錦緞。山腰上薄霧彌漫,叢林和花草色彩迷離,如君趕上一場細雨,漂漂緲緲,腳下的山巒和雨中的景物都仿佛一幅連軸畫卷迭次展開,更使人心曠神怡。

  布丹拉山頂,五彩經幡飛舞,哈達飄飄,象頭戴彩帽的姑娘,一朵朵白云飄來,藍藍的天象多情的小伙向姑娘訴說衷腸,冬日的山頂,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置身其中,仿佛入仙境。

  布丹拉山,原稱布喳拉山,傳說,是蓮花生大師派烏鴉往瓊果杰寺送經書,烏鴉叨書飛到布丹拉山時非常疲勞,于是張開嘴休息,經書便散落一地。人們為了記住這一傳說并稱其為布喳拉山,后人稱布丹拉山。如果你親臨山頂俯瞰,立即能閱讀要么翻開要么迭放的經書呢。

加查縣古遺址——諾米村碉樓遺址

  碉樓遺址位于安繞諾米村北約0.5公里處的山脊上,該地點南側緊臨雅魯藏布江,與江面的相對高差約80米,海拔3350米。碉樓一面靠山,一面臨江,兩面皆為懸崖峭壁,地勢險峻。

  碉樓為木、石結構建筑,墻體用片石壘砌而成并有泥漿為粘合劑。內部樓層采用木坊,圓木搭筑而面。其平面為圓角方形,西、北墻體平面為方形,南、東墻為內方外圓。墻體厚1-1.3米,高約14米。碉樓內部南北長3.5,東西寬4.8米,底屋面積16.8平方米。門道辟于北墻底屋正中、寬1米。

  根據殘留的木坊分析,碉樓原為4屋,每層高3-4米,每一層的四面墻體均辟有射孔,底屋辟有2孔,第二層為4孔,第三層為3孔,第四層為5孔,各層射孔有逐層增多的趨勢。這類射孔有兩種形狀,一為豎長方形,僅有北面臨江一孔,高1.3、寬0.9米;另一種為堅長三角形,即內容對窄式,內高1.6、寬1.1米,外高1,寬0.4米。

  射孔的上面多加架沒橫木用以鋪沒樓板,第二、三層墻體上遺有橫木殘留,直徑0.1-0.2米。樓板采用未經研制的圓木鋪成,圓木長約1.5,寬0.2、厚0.05米。底層未發現木質構件痕跡,僅見其東北,西北兩角上有凸出墻體壁面的石板,可登援至上層。在調樓臨江一面墻體的了望孔上方,以木枋出檐,上鋪為板,可檔風遮雨。

  碉樓外墻體有連接的護墻兩道,一道位于北側,呈南北走向,長4米,墻體由石片砌成,厚約0.9米,上有兩人射孔;第二道筑于南側并向西延伸至懸崖邊緣,石砌墻體厚0.7米,辟有3個射孔。兩道護墻現存高度在4-8米之間。碉樓北面有石徹臺階數級,可由此進入碉樓內部。

  據實地調查,該碉樓約在公元15世紀就已存在。相傳當時碉樓所在的雅魯藏布江上曾有唐東杰布建造的一座鐵索橋(該處現為一座可通行汽車的鋼纜吊橋),此橋建成時當地群眾利用該樓在其內供塑了一尊唐東杰布塑像(今已不存)。由此推知碉樓建造年代的下限不會晚于15世紀,有可能始建于公元13-14世紀之間。

加查瓊果杰寺

  名寺古剎

  瓊果杰寺-是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加措于公元1509年主持修建。當初的建筑僅是祖拉康(主殿),高共五層,經堂58柱,并飾有金頂。至五世達賴時,攝政王第巴•桑結加措對該寺曾予以擴建,形成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筑群。瓊果杰寺大門外,立有“瓊果杰寺志”石碑,是三世達賴時所立。在寺后山坡的瑪尼石佛龕中,供有三世達賴的腳印石;寺后門外的草地上,埋有一塊石板,極受香客尊崇,據說凝望此石可以看見使自己如愿的圖像。瓊果杰寺位于加查縣崔久鄉,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是通往神湖的必經之路。前往神湖的游客一般在此住宿,翌日清早,徒步或騎馬約需2-3小時,即到達聞名遐邇的神湖。瓊果杰寺經歷代達賴喇嘛修繕擴建,逐漸成為達賴喇嘛夏季行宮之一,有第二宮殿之譽。

  達布夏珠林寺--“夏珠林”意為講經修煉的地方。公元1300年,洛桑扎巴活佛將白定寺搬遷到達布仲巴(縣城所在地),取名嘎瑪夏珠林寺。第9代活佛嘎瑪旺久多吉于公元1669年將嘎瑪夏珠林寺由原來的噶舉派改為格魯派(黃教),并正式定名為達布夏珠林寺。由此成為西藏藏傳佛教即格魯派的祖寺而出名。該寺尊奉“能仁王”神靈,并供奉有杰欽嘎瑪赤列、吉祥天姆兩位護法神。達布夏珠林寺以講經說法為主,其辯經在藏傳佛教中頗有影響。

  達拉崗布寺--修建于公元1121年,由米拉日巴(達布噶舉派創始人)的大弟子達布拉吉•索朗仁欽創建。該寺位于海拔4200米的半山腰上,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虛幻飄渺的天上仙境,四周叢林茂密,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區內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寺廟建筑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歷經八百八十余年而不衰。達拉崗布寺在十年“文革”動亂期間被毀,寺內文物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達拉崗布寺得到了重新修繕,寺內現存有唐卡等大量文物。如今又成為眾多虔誠信仰者的佛教名寺。達拉崗布寺因此成為“嘎舉派”(白教)的母寺而譽滿雪域高原。

涅爾喀大瀑布

  在拉綏鄉藏木境內,有一處非常壯觀的天然大瀑布,瀑布是雅魯藏布江江水流經此地,形成斷流,產生多級瀑布,站在山腳下仰望涅爾喀,瀑布從大石崖間飛瀉而下,落差近30米,潔白的水花飛揚四射,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還呈現伸手可及彩虹,在瀑布不遠處有一塊油光黑亮的石頭,將雞蛋打在石頭上,幾分鐘后即熟。

  受瀑布所阻,瀑布下江中魚多,過去群眾捕魚多在該石上曬干。據說該處所得魚肝油為嘎夏政府專供品。

千年核桃樹

  加查縣安繞鎮嘎玉附近,有兩棵生于1300多年的核桃樹,樹干粗壯,要七、八名青年男子手挽手才能環抱,仔細覷視,樹干上有形態各異的天然雕刻的花紋,栩栩如生;樹葉繁茂形狀象一把撐開的巨傘,好象一間大房子,可供30多人乘涼避雨,這棵千年核桃樹一年可產500斤核桃,每年的8、9月份,你在樹下隨手可摘成熟的核桃品嘗,悠閑而自在。

  據說,這棵桃樹曾是當地百姓向攝政上貢專用,后來聽人們說,凡是摸過這棵古樹的人都飛黃騰達。人們稱它為"幸運千年"。在加查鎮隴聯附近也有一棵這樣的千年古樹。

瓊果杰風光

  瓊果杰,漢語意為"三條河四座山的交匯之地"。這三條河均發源于四周的四座神山。在宗教史和神話傳說中,這四座山都是神的化身,傳說南面的神山是班丹拉姆的頭發所化,班丹拉姆是傳說中西藏的保護神和達賴喇嘛的明妃。

  瓊果杰,海拔4350米,是去圣湖必經之路。這里的人們認為:瓊果杰地呈八瓣蓮花形,天現如意法輪之象,是福田妙地。人們還說,這里的草原上曾盛開著十三種吉祥的花卉。

西藏最具傳奇色彩的圣湖——拉姆拉錯

  圣湖稱“拉姆拉錯”、“拉姆”意為仙女、女神,“納”意為湖面,“拉姆納錯”相傳是西藏人民十分敬仰的班典女神寄魂湖,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約65公里。圣湖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群山環抱中的高山湖泊,形如馬蹄,站在海拔5300米的雪峰上俯瞰,圣湖周圍峻峰環峙,圣湖猶如一巨馬蹄形的鏡子,鑲嵌在群峰環視下。

  據說,圣湖能呈現每一個去朝拜、神湖的人未來的命運,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圣湖就能為朝圣者顯示出未來的各種景象。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西藏歷代達賴喇嘛和班禪的轉世靈童,都是通過觀圣湖所現的異象確定尋訪的方向和原則的,而且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圣湖,神秘而神圣。朝圣者在路上時而在草原上行進,時而在森林中穿越,時而在高山上盤旋,時而在河溪邊跋涉,路邊形態各異的一堆堆瑪尼堆,仿佛一座座無字路標為朝圣者指引著道路。

  行知提示:去拉姆拉錯先要到達距澤當128公里的加查縣,澤當鎮客運站每早8點均有發往加查縣的車,然后再從加查縣轉向北往崔久鄉,經過約20公里的顛簸土路可以到達瓊果杰寺,這里就是去拉姆拉錯汽車可以到達的終點了,然后徒步走將近15公里的山路。瓊果杰寺附近可以租到馬一直騎到圣湖邊。

原始森林

  朝拜圣湖途中有一片原始森林,位于壩鄉腳布朗溝,海拔3100米,面積廣大,林中參天古樹,枝葉繁茂,走在林間可見古柏、古松等20多種百年古樹,還可隨手撿采各種食用磨菇和十二種珍貴藥材,遠遠地還可望見憨態可拘的狗熊、馬熊,時而在林中嬉戲,時而群體出擊,到附近的農莊捕獲食物,有的狗熊咬斷繩索牽走牦牛,有的狗熊挖開屋頂在農民家中飽餐一頓后還偷竊大包食物才逃之夭夭。

結羅拉雪景

  結羅拉雪山,聳立在那玉河浴和瓊果杰之間,海拔5000米,橫空出世,它的雄姿秀色,讓無數勇敢的旅行家為之折腰。

  騎馬翻越結羅拉雪山的神秘旅程,一路上鋪滿了加查特有的點地梅和芳香撲鼻的雪層杜鵑,在雪層間潺潺流動的山間小溪也在草灘上歡唱,閃爍著銀光的雪峰嵯峨崢嶸,映襯著藍天的白云自由而飄逸,置身在山巔瑪尼堆和經幡之間,放眼四望,環宇冰清玉潔,頗有出離塵世之感。

那玉河谷

  那玉河谷,海拔4600米,人稱神仙居住的地方,這是加查獨有的;由來自結羅拉雪山圣潔的雪水滋養著這一片豐美的高山牧場。

  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住進牧民為你陳設的帳逢,品嘗著純天然的飄香可口的酥油茶,看旱獺在山坡上歡跳,看馬駒在小河邊嬉戲,看男人們給牦牛擠奶或給牛犢上套,當牛糞煙裊裊升起時,女人們正忙著做香甜的早餐。中午的河谷是靜默的,偶爾有一陣牧歌飄來,躺在草地上,藍天白云觸手可及,你還可以騎上駿馬,親自體驗高原牧民的生活,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多年以后回憶起來,你還會無限神往……

歷史名人

  噶爾•東贊:噶爾•東贊( _公元667年),新唐書稱祿•東贊,俗稱輪布•噶哇。吐蕃出生于布的著名賢臣。

  相傳輪布•噶哇出生于今加查縣安繞鎮嘎玉村(有資料記載噶爾•東贊是堆龍人,在本地民間一值傳說屬加查人),以打鐵為生。后松贊干布廣招賢士,噶爾•東贊被選中,為紀念噶爾•東贊,群眾把他的出生地叫做“嘎玉”。

  公元627年,噶爾•東贊受松贊干布指派前往長安向唐太宗請婚。唐太宗出了八道難題,并以此作為迎娶文成公主的條件。即“絲線穿珠”、“日殺百羊”、“日飲百酒”、“辯馬母子”、“辯雞母子……辯木首尾”、“夜返宿地”、“辯認公主”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難婚使”。噶爾•東贊不辱使命,以其聰明才智力克諸婚使,順利闖過道道難關,迎請文成公主進藏,噶爾•東贊還協助松贊干布制定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嚴酷法律。統一了西藏,結束了各部落的紛爭,統一度量衡,為吐蕃王朝建立了很大的功勛。

  噶爾•東贊于公元667年(儀風元年)病故。其后化被蕃王朝任以輪布,其子欽陵兄弟先后執掌王朝實權長達五十年之久。噶氏家庭 蕃王朝統一各部落,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朗杰次仁 (1899-1973),號朗杰郭東,男,加查縣人,幼時被雪康頭人帶往拉薩學習音樂,是西藏近代史上的音樂大師,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西藏朗瑪團成員之一。有不少音樂作品流傳于世,老年時回到加查,1973年病故,終年74歲。

  旺姆 1927年生,女,加查縣加查鎮人,其先天性失明,但極具音樂天賦,能自編自演,二胡演奏技巧甚高。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她將毛主席語錄編成革命歌曲廣為傳唱。

  索朗多吉 1926年出生,男,加查縣郭西卡鄉吉利普學木村人,著名的鐵匠,其藏刀打制技術堪稱一絕。

  洛桑 1929年出生,男,加查縣拉綏鄉人,是區境內在世最著名的陶匠,帶有4名徒弟,均得其真傳。

  普更巴 1933年出生,男,加查縣加查鎮隴南村人,區境內有名的銅器加工匠。

  格桑尊追 1948年出生,男,加查縣加查鎮聯堆村人,是區境內有名的裁縫。1983年被西藏自治區婦女聯合會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大羅布 (1910-1971)年:男,加查縣安繞鎮嘎麥村人,是區境內最著名的石鍋制作工匠。

  索朗多布杰 1955年出生,男,加查縣安繞鎮嘎吉村人,是區境內著名的在世石鍋制作工匠。

 

山東·江北水城 運河故都·聊城 m.apnigadi.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點 聊城特產 聊城導游 聊城機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車 聊城會議 聊城特價機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級導游 全國優秀導游員 聊城旅游網 江北水城旅游網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實踐基地 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