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故城又稱朱毛城,康王城,最晚建于春秋時期,廢棄于隋開皇十六年。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離平度市城區約30公里的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戰國時屬齊邑,秦時置縣,西漢時為膠東國之都城,又因膠東國康王都此,人稱“康王城”。東漢,膠東與即墨分治。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裁撤即墨縣,該城逐漸傾圮。
線路分類: [歷史遺產]
景點地點: 國內 山東省 青島市
本站推薦:
即墨故城遺址
即墨故城又稱朱毛城,康王城,最晚建于春秋時期,廢棄于隋開皇十六年。曾為膠東國都,康王城。是齊國東部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僅次于當時的臨淄的一大重鎮。《史記》中蘇秦曾贊曰:“齊有瑯琊、即墨之饒。”即墨故城雄偉壯觀,富庶繁榮。
簡介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離平度市城區約30公里的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戰國時屬齊邑,秦時置縣,西漢時為膠東國之都城,又因膠東國康王都此,人稱“康王城”。東漢,膠東與即墨分治。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裁撤即墨縣,該城逐漸傾圮。
即墨故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城周長15公里。至今尚存東城墻千余米,城基寬約40米,高約5米,全為夯土板筑。內城有金鑾殿、點將臺、養魚池等遺跡。古城一帶常有銅器、鐵器等文物出土。故城北的群山峰上,古墓群蜿蜒30多華里,有400余座。墓葬之多,墓之高大均屬罕見。歷史上有名的“田單破燕”大擺火牛陣,即發生在即墨故城。
歷史
即墨故城 即墨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邑。因城臨墨水,故曰即墨;后世因城設朱毛村,傳說因春秋末年齊夫朱毛曾居于此,又稱“朱毛城”。又因西漢時,這里是膠東康王劉寄的都城,所以又有俗稱“康王城”。故城位于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左傳》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十一月,齊侯滅萊”,乃建此城于原萊國之中,北依群山,南控芥莒。田齊置邑,封重臣為即墨大夫。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威王因左右對即墨大夫毀言日至,乃“使人視即墨”,見“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事,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東方以寧”,知即墨大夫不事其左右以求譽,因“封之萬家”。齊滑王時,樂毅破齊70余城,唯莒和即墨未下,田單走安平,守即墨,大擺火牛陣以即墨破燕軍,盡復齊之失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單破燕”事件。楚漢戰爭中,項羽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韓信破齊,齊將田既走膠東,曹參于此地擊殺之。漢設即墨縣,又迭為王國都城。
即墨故城墻
故城分內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尚遺存城墻千余米,城基寬約40余米,高約5米,全為夯土板筑。內城有金鑾殿、點將臺、東西倉、貯貨灣、養魚池、梳妝樓等遺跡。當時的運糧河(即今小沽河),通過東南城門洞 ,可直接駛入貯貨灣內,至今城墻缺口尚存。
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臨淄土”之稱。傳說當年建城墻所有的磚瓦,都是人工從臨淄遞過來的。當地“二貞廟”、“洗心河”等類似孟姜女的傳說,反映了當時百姓不堪于苦役的心理。故城墻一帶常有文物出土,如銅鈁、弩機、戈、劍、刀幣、鐵錢范等。
六曲山古墓群
即墨故城是歷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膠東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前后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這些王公貴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遠的六曲山脈上,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蔚偉 壯觀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別在古峴、云山、麻蘭鎮的十多個村的三十余個山頭上,共有三百六十余座,絕大部分為漢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余座,中型墓六十余座,其余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漢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墳,墳頭之大,大于山丘,坐落山頂,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頭砌成,其遺墟尚存,整個康王墳占地約二、三十畝,整體呈上窄下寬的“凸”字形,墳高四十余米。通過實地考據,當年修筑康王墳時將山頂夷為平地并深挖殯埋后再依山勢堆積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塊,長約百米,寬約八十米。四周整齊,呈方形,有的已被農民種植時令農作物。墳頭座落山頂,土質堅硬結實,與自然山頭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墳竟大于山丘,足見墳墓之大,地下寶物之豐厚。民間一直有“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之說。
在康王墳山坡前,修有康陵寺,據當代村民講,康陵寺建于漢朝,距今兩千多年。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重修,佛殿門前有壯觀的大匾,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宏偉的大山門,有和尚撞鐘的鐘樓,有燒香火的香檀。分東西二廂,東廂住和尚,西廂住尼姑,分前后二殿,前殿三間,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像,惟妙惟肖.后殿五間,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羅漢,形象逼真。此廟興盛于世,聞名百里,前來降香祁福者眾。可惜在一九四一年被土頑李德元部拆毀。
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即墨古城的詩詞:
覽即墨故城遺址
東去黃稗一膝高,
嫩嫩尖芽出更嬌;
祭酒古城清明日,
兒郎與追風箏飄。
2011.4.5
-----載厚德載物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