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
曼德勒(Mandalay),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緬甸中部偏北的內陸,是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曼德勒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可看的古跡很多。伊洛瓦底江從城市西邊流過,城市街道橫平豎直,以數字作為街道名稱。另有同名電影。
簡介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1857年命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76米。人口 92,7萬(2005年)。
曼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筑被毀,僅有古皇城和城樓。工業有紡織、木材加工、造船和食品等部門,還有釀酒、木刻、玉雕、金銀飾等工廠。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密支那,南抵仰光。自仰光至密支那的鐵路和公路均在此經過,郊區還有干妙塔齊機場。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緬甸中部文化中心,有藝術學院、科學大學和醫學院等院校。當地的緬醫、緬藥馳名全國。城東北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上有許多寺院、寶塔和紀念碑,從山麓到山頂有蜿蜒曲折的走廊,山頂廟宇建筑精致,山下白塔林立,是緬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勝地。
曼德勒省是緬甸的一個省。包括撣邦高原西緣和勃固山地北部,伊洛瓦底江從西北側流過。大部分河段構成與實皆、馬圭兩省的分界。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458萬(1983)。首府曼德勒。平原地區部分是緬甸的干燥帶。有歷史悠久而設施良好的灌溉系統。盛產稻米、芝麻、棉花、甘蔗等,丘陵地有柚木林。工業主要集中在曼德勒。仰光—曼德勒鐵路南北縱貫,并有線路東入撣邦。主要城市有敏建、塔澤、彬馬那等。
曼德勒城又名“瓦城”。緬甸故都,曼德勒省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76米。人口約53萬。地處中部干燥區,1月平均氣溫20℃,最熱月4月平均氣溫33.9℃,絕對最高氣溫達45.6℃。年降水量863毫米,集中在5~10月。雍笈牙王朝于1857年興建的新首都。故都位于現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筑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工業有茶葉包裝、絲綢紡織、釀酒、玉石琢磨、鑄銅和金箔工藝等,還有造船、食品、木刻、金銀飾等。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水路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至密支那、南抵仰光,有鐵路南通仰光,北達密支那、臘戍,多條公路交會于此,郊區還有干妙塔齊機場。市內有達弗林城堡、故宮、廟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國政府大廈等遺跡。郊區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頂廟宇建筑精致,山下白塔林立山下廣場。是緬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勝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內設有文理科院校,師范學院,技術中學、美術、音樂和戲劇學校,還有博物館和現代化醫院。當地的緬醫、緬藥馳名全國。
地理氣候
地處中部干燥區,1月平均氣溫20℃,最熱月4月平均氣溫33.9℃,絕對最高氣溫達45.6℃。年降水量863毫米,集中在5~10月。建于1875年,故都位于現城近郊。
進入市區多數來曼德勒的游客首先到達市中心以南7公里處破舊的公路汽車站(HighwayBusStation)。合乘出租車進城需要大約K2500。火車站在市中心,位于曼德勒宮南面;三輪車不能在火車站的出/人口的坡道逗留,但是就在附近。機場離市中心竟有45公里之遙。乘出租車進城的價格大約在K7000到K9000之間(去機場的價格會相對低一些)。
東西走向的街道使用60以下的數字編號,從北到南依次遞增。南北走向的街道使用60以上的數字標號,數字越高越靠西邊。貫穿全城的最快捷的通路是第35和第80大道之間的地區。市中心被本地的英語人口叫做“Downtown”,大致在第21到35號大道和第80到88號大道之間的地區。曼德勒的街道地址通常還包含橫向街道,“66thSt,26/27”的意思是“第66號大道在第26號和27號大道之間的地段”。MTT出售曼德勒地圖,價格是K100。
旅游指南
曼德勒山位于曼德勒市區北部,舊稱羅剎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勝地。曼德勒山不高,只有二百三十六米,但卻是整個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從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盡收眼底。曼德勒是觀看日落必到勝地,還有一大群熱情小喇嘛和你聊天。
曼德勒山雖然不高,但座擁在市區之畔。著名的緬甸母親河—伊洛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來,彎彎曲曲繞過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有一千七百個臺階,沿途有八大寺廟。清晨太陽從曼德勒山后冉冉升起。山頂的塔尖以及綿延下來的塔廊,仿佛是一個剪紙的造型。上到山頂是一個印度教的神廟,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鑲嵌成棱形的圖案,柱子之間斗拱相連,回廊貫通,在早晨的陽光下奪目耀眼,晶瑩剔透,許多當地的緬甸人在印度教的神物—金環眼睛蛇的造型前,虔誠禮拜,不時把折疊好的緬幣放到蛇頭上,不知是祈求財運,還是平安?
曼德勒的名字也是來自這座城內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2400年后,這里會出現一座繁華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30年的榮景在歷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
曼德勒皇宮
(KingPalace/CulturalMuseum)
位于古城內正中央,原為緬甸最后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火毀,現在原址重建。1989年,緬甸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對公眾開放。
皇宮有兩個地方必定要到,一個是高三十三公尺的瞭望塔,爬上一百二十一級樓梯后,便會鳥瞰整個皇宮及曼德勒市的景色,真真正正可以感受到「大地在我腳下」的優越感,但要注意,行上木制的樓梯級時會“唧唧”作響,太用力時不知會不會塌下。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另一個必到地方是博物館,在這里展出緬甸王用過的物品、少量家俬、相片等等,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緬甸歷史的地方。
王宮遠沒有北京的故宮大,但里面的建筑也很多,有皇帝上朝召見群臣的大殿、居室、嬪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宮,金瓦紅墻,都是緬式風格,可惜都沒有家具陳設。內有古代緬甸文化博物館,展出當年宮廷的服裝、用品和佛教藝術。
皇宮呈正方形,邊長3.2公里,有四道主門,八道邊門。紅磚宮墻,墻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宮內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為木結構,精雕細刻,宏偉壯麗。而此次展出的曼德勒皇宮模型是緬甸政府為參加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而專門制作的。這座模型高5.5米,總面積為108平方米,由鋼材、木材和大量燙金精制而成,制作歷時三個月,費用約為10萬元人民幣。
馬哈剛大勇僧院
馬哈剛大勇僧院(MahagandhayonMonastery):這是一家僅僅建立了50多年,卻擁有全國最多的僧人,年齡從12歲的小沙彌到65歲的大住持。僧院內的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甚至還有遠在臺灣的虔誠信徒。
百年柚木大橋柚木是緬甸最珍貴的寶藏。聰明智慧的緬甸人將其廣泛地用在房屋建筑或雕刻上。位于曼德勒市區南方約11公里處的百年柚木大橋(UBeinBridge,建于1851年),更能讓人親睹柚木的不朽。長達1.2公里的柚木大橋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以“之”字形跨越陶塔曼湖(Taungthaman),這樣的設計可以減緩雨季時大水對橋的強力沖擊。一百多年悠悠地過去了,湖兩岸的百姓仍然靠著這座橋生息。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MahamuniPagoda):亦稱大金佛,寺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高約4公尺,全身貼滿了金箔,供虔誠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地游客前來朝拜。但女士只能在外廳景仰,不能親近佛身。
世界書本
從曼德勒山的東南口向下望,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這個號稱“世界最大書本”的KuthodawPagoda佛塔以石碑為頁,正反面都鐫刻著密密麻麻的緬文及古老的Pali經文,內容為第五次世界佛教大會所通過的信條與經文。當年,敏東國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誦讀經文,足足耗費6個月,才將這本浩瀚的大書念完。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黃昏時,雨季帶來的綿綿細雨漫出氤氳,將這里襯托出肅穆之感。赤腳行走其間,一座座白塔圍住石碑,伸手觸摸那透著涼意的石碑,順著卷曲刻畫的經文,感受著當時虔誠的溫度。
佛教圣地
佛塔,宣揚著佛陀的偉大。盡管微薄的收入連應付日常生活都捉襟見肘,但他們卻甘愿將整個生活重心,甚至金錢投注給佛塔,以赤腳行走表達對佛的尊敬,以金箔為佛加身,他們相信這一世對佛的奉獻會轉回到來世,繼續受到神佛的守護。
在曼德勒的千人和尚廟,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眾和尚在黎明初曉時集體外出托缽,再將托缽回來的食物集中,10點一到,兩排長龍般的和尚隊伍便依序領食,領餐時他們會將袈裟密實地縛住臂膀,代表對信徒布施的重視與感恩。
文化教育
曼德勒外國語大學(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nemandalay簡稱MUFL)是繼仰光外國語大學(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neyanggon簡稱YUFL)1996年在下緬甸建立之后,根據國家領導人在上緬甸也應該有此類大學的指示,1997年12月3號應運而生。原建地址在曼德勒教育大學內,后搬遷至現所在的曼德勒大學內。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占地面積0.45英畝,現任校長吳波敏。
建校初期,設立了漢語、英語、日語三個專業。入學者需要已獲得政府承認的文憑一個,并通過用英文作答的入學考試。完成學業后獲得碩士文憑(PGD--Post graduate)。組建計劃規模為聘請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講師41人,副講師102人,助教168人。計劃招生3000人。1998年增設法語、韓語專業。2000年增設日語、俄語專業。至今共設有7個語種。此外,1998年設立人力資源拓展部(CHRD),2000年設立緬文系(劃分為文學和語言學兩個部分)、國際交流處、歷史系、東方文化系(主要針對巴利文進行研究和教學)、哲學系。
改制后,成為全日制高等教育學校。現有高層領導37人,公務員188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15人,副講師9人,助教68人。注冊在校學生人數:漢語專業256人,英語專業291人,法語專業164人,德語專業175人,日語專業271人,韓語專業198人,俄語專業99人。
山東·江北水城 運河故都·聊城 m.apniga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