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位于“人間天堂”杭州、美麗的西子湖畔,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之一,也是中國大學“常春藤聯盟”(C9聯盟)的成員。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曾為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線路分類: [城市風光]
景點地點: 國內 浙江省 杭州市
本站推薦: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位于“人間天堂”杭州、美麗的西子湖畔,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之一,也是中國大學“常春藤聯盟”(C9聯盟)的成員。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曾為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如今,有著百年輝煌歷史的浙江大學,時刻以中華崛起為己任,正通過開拓與進取,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 文 名: 浙江大學
外 文 名: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簡 稱: 浙大
校 訓: 求是、創新
創辦時間: 1897年5月21日(清光緒23年)
類 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綜合型
主管部門: 教育部
學校屬性: 211工程,985工程
現任校長: 楊衛
知名校友: 竺可楨,路甬祥,陳獨秀,李政道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
主要院系: 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理學部、工學部、信息學部、醫學部等
碩 士 點: 326 個
博 士 點: 296 個
院 士: 27 人
主要獎項: 國內外論文他引篇數全國第一
重點實驗室: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4個,二級學科21個
學校地址: 浙江杭州西湖區余杭塘路866號
學校前身: 創建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
發展定位: 創“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概況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曾用英文名:National Chekiang University,National University of Chekiang)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同時也是九校聯盟(C9)的成員,國家“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前身求是書院成立于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創辦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曾為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現任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7個學院(系)。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在ESI全部22個學科中,浙江大學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7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
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打造卓越教育品牌,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校友中當選為兩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引領浙大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始終走在全國高校前列;豐富的校園文化、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廣泛的國際交流為學生成長創造了優越條件。2011年,本科畢業生海內外深造率達到54.32%。
浙江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臺,匯聚了各學科的學者大師和高水平研究團隊。近年來,發表權威學術期刊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等主要科研指標保持全國高校領先地位,在科學技術和人文社科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庫。2011年,科研到款經費達到28.17億元,其中超過千萬元的在研項目達到100余項。
浙江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48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3700余人,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本科生22900余人;另有外國留學生3100余人。有專任教師3200余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1200余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學者48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人、“長江計劃”特聘(講座)教授8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9人。學校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寧波等6個校區,占地面積4.9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207萬余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43萬余冊,建有7家高水平附屬醫院。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今天的浙江大學,正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校將秉承求是創新精神,致力于創造與傳播知識、弘揚與傳承文明、服務與引領社會,積極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歷史沿革
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建于1897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7年更名為國立第三中山大學,1928年04月01日更名為浙江大學,1928年07月01日起,冠以“國立”二字,稱國立浙江大學,下設文理、工、農三個學院。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后,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浙江大學被迫輾轉西遷至貴州遵義。在中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校長的領導下,浙江大學歷經艱辛,篳路藍縷, 崛起為當時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在遵義湄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和科研成果。浙江大學物理系學生李政道在湄潭永興茶館借燈光讀書,成為了當地的美談佳話。蘇步青、陳建功、王淦昌、談家楨、貝時璋等教授都對湄潭的茶葉、茅貢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46年秋,學校遷返杭州。至1948年03月底,浙江大學已發展為擁有理、工、農、醫、文、法、師范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的綜合性大學。
1952年,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被分為多所單科性學校,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形成了四所學校。浙江大學工學院的部分系留守,成為了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學;浙江大學師范學院的全部和文學院、理學院的一部分與之江大學的文理學院等組合,成立浙江師范學院,1958年定名為杭州大學;浙江大學的農學院單獨分出成立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的醫學院等成立浙江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醫科大學。
經國務院批準,1998年09月15日,曾經從浙江大學分離出去的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回歸浙大母體,共同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從而回到了類似于院系調整前的浙大的學科設置,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面向21世紀在中國組建若干所規模大、層次高、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義,必將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新的浙江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實行教育部與浙江省共建共管。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生眾多,科研成果顯著,且擁有大量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截至2012年4月25日,浙江大學2011年統計公報各項數據統計如下:
1、教職工20383名,其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在編在崗8603名,附屬醫院11793名;有專任教師3146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含雙聘院士4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6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8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5人、浙江省特級專家34人、求是特聘教授8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2人、教育部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1336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人員2486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78.1%。
2、據2011-2012學年初統計,全日制學生57334名,其中,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664人,碩士研究生13868人,博士研究生7737人,在職攻讀學位研究生10359人。全日制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為1:1.05;留學生數為2706人。畢業本科生4964人、研究生5350人。授予學士學位4950人、碩士學位6215人、博士學位1299人(其中同等學力博士學位20人)。本科生初次就業率為97%(上年96.81%),研究生就業率為98.13%(上年97.48%)。本科畢業生國內錄研率34.04%(上年34.85%)、海外深造率20.28%(上年17.73%),海內外深造比例達到54.3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3、各類科研成果213297條,包括論文、著作、科研項目、成果、專利、獲獎等信息,其中科研論文114421條,著作8361篇,科研項目72802項,專利17713項。
4、公共資產方面,包括六個校區、509幢樓宇、30970間公用房,占地面積490374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948880平方米,綠化用地面積1744731平方米,儀器設備268506臺件,其中大型儀器設備3174臺件,40萬以上大型儀器865臺件。
校容校貌
學校主校區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浙江杭州市。其北依蘇滬,東接甬港,南聯閩粵,是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城市,經濟發達、人文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享有讀書求學勝地之美稱。學校設紫金港、玉泉、西溪、之江、華家池、寧波等6個校區,占地面積4903741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1948880平方米,分布于杭州市區不同方位和寧波市國家高新區。校園依山傍水,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與西湖美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綜合辦學條件優良,基本設施齊備。校舍總建筑面積200余萬平方米。擁有計算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先進的教學科研機構。科學館(樓)、體育館(場)、活動中心、游泳池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學習、生活、開展中外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完備的條件。各校區圖書館總建筑面積8.3萬余平方米,總藏書量627萬余冊,是全國規模最大、分布面最廣、學科覆蓋最全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之一。出版社1家。高水平附屬醫院7家,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總床位數5459張。學校還創辦了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并在蘇州、南昌、寧波、溫州、嘉興、紹興等地設立了分園。總長達68公里的高速計算機骨干網絡以及特設的公交線路將各校區和附屬醫院聯為一體。
圖書館
浙江大學圖書館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圖書館之一,其前身為建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藏書樓。2003年10月,2.2萬平方米的紫金港校區新圖書館落成啟用。目前,全館擁有館舍5座,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總閱覽座位5282個。圖書館館藏豐富、門類齊全 ,藏書幾乎覆蓋所有學科領域,尤以機械工程及儀表、電力、電子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醫學、農業、生物科學、地方文獻、敦煌學、心理學等學科的收藏較具特色。浙江大學圖書館現由一個總館和五個分館組成。總館設在玉泉校區圖書館大樓內,分館分別為科技分館(玉泉校區)、文理分館(西溪校區)、農業分館(紫金港校區)、醫學分館(紫金港校區)、基礎分館(紫金港校區)、軟件分館(寧波校區)。在玉泉校區分館設立了由香港實業家倪鐵城先生捐資興建的浙江大學“倪鐵城人文圖書館”以及為答謝美籍華裔科學家袁紹文博士對浙江大學捐贈而專門設立的“袁氏工程圖書館”。在紫金港校區分館,設立了專門收藏展示浙江大學師生和校友專著的“浙大文庫”。
浙江大學圖書館總館由采訪中心、編目中心、系統維護中心、數字資源中心和總館辦公室組成,側重于技術服務工作,分別負責各種文獻的采訪、分編加工、計算機系統維護、數據資源的對外服務與開發以及行政管理協調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此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亦隸屬于總館,負責課題查新和SCI 、EI 、ISTP、IM、SSCI、AHCI、ISSHP等的收錄與引用情況證明等服務。分館側重于讀者服務工作,各分館一般設有流通部、期刊部、咨詢部和分館辦公室。西溪校區分館專門設立了古籍特藏部,玉泉校區分館設立了閱覽部。紫金港校區分館則打破傳統的部門設置理念,改為設立文獻流通服務和網絡技術服務兩個業務主管及行政干事,協調管理分館的各項業務工作。
學科建設
浙江大學堅持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方針,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培養體系。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另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在ESI全部22個學科中,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4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
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10個,國家專業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4個,國家戰略產業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8個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十二大門類,7個學部,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37個學院(系)。學校現有123個本科專業,52個博士后流動站,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另有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法律碩士(JM)、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碩士、體育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獸醫碩士、公共衛生碩士、工程碩士、建筑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漢語國際教育1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科研機構
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
1、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3、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4、流體傳動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5、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聚合反應分室
6、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7、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8、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9、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10、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
生物飼料安全與污染防控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專業實驗室(4個)
1、二次資源化工國家專業實驗室
2、生物傳感器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
3、電力電子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
4、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
1、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3、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5、國家水煤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燃燒技術研究所
國際科技合作重點科研機構(聯合研發中心)(1個)
浙江國際納米技術研發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
1、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瀕危動植物保護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動物分子營養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4、污染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5、視覺感知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
6、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7、軟弱土與環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8、惡性腫瘤預警與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9、生殖遺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注:限于篇幅,此處僅介紹以上科研機構,其他科研機構請參見:政府批建基地[3]、自主設立基地、聯合共建基地。
杰出校友
浙江大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以嚴謹的“求是精神”作為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科學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蜚聲海內外,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浙大百余年間,為祖國培養了近20萬各類建設人才,廣大師生已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干力量和開拓者,其中諸多卓然有成的大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中國新聞界先驅邵飄萍,中國研究抗生素第一人汪猷,著名科學家竺可楨、馬寅初、盧嘉錫、蘇步青、錢三強、王淦昌、貝時璋、陳建功、錢令希、談家楨、谷超豪、鄭曉滄、梁守盤、夏承燾、姜亮夫、李政道、吳健雄、路甬祥,何燮侯,蔣夢麟,錢家治,蔣百里,劉大白,馬一浮,都錦生,常書鴻,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豐子愷,梅光迪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學習。浙江大學校友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學者就有90余人。
諾貝爾獎得主
李政道 1943-1944年浙大物理系就讀,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菲爾茲獎得主
丘成桐 浙大高等數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爾茲獎得主,沃爾夫獎得主。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葉篤正 1943屆史地(碩),中科院院士。200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徐光憲 1936年浙大附屬高級工業學校就讀,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谷超豪 1948屆數學系,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華羅庚數學獎得主。
兩院院長副院長校友
竺可楨 中科院副院長 1936-1949年任浙大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盧嘉錫 中科院院長 1945-1948年浙大化學系任教,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錢三強 中科院副院長 1978-1980年任浙大校長,中科院院士。
葉篤正 中科院副院長 1943年畢業于浙大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中科院院士。
顧以健 中科院秘書長 1947年畢業于浙大化學系。
潘家錚 工程院副院長 1950年畢業于浙大土木工程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長 1964年畢業于浙大機械系,1988-1995年任浙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潘云鶴 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1981年畢業于浙大計算機系,1995-2006年任浙大校長,工程院院士。
丁仲禮 中科院副院長 1982年畢業于浙大地質系地球化學專業,中科院院士。
學界知名校友
陳建功 中科院院士。浙大數學系教授、主任。
蘇步青 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浙大數學系教授、系主任。與陳建功一起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
王元 1952屆數學系,中科院院士。華羅庚數學獎得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兩彈元勛”。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教授。是中國早期從事相對論研究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吳健雄 浙大物理系助教,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
程開甲 1941屆物理系,中科院院士,“兩彈元勛”。
談家楨 浙大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
貝時璋 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其它知名校友
陳獨秀 1898年考入求是書院,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
蔣百里 1899年考入求是書院,國民黨陸軍上將,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
錢均夫 名家治,1899年求是書院肄業,錢學森之父。
陳儀 求是書院學生,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曾任臺灣省主席、浙江省主席。
蔣夢麟 1903年考入浙江高等學堂,曾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國立北京大學校長。
夏衍 1920年畢業于浙江公立甲種工業學校(浙大前身),文化、電影藝術家,原文化部副部長,新文化運動先驅之一。
馬寅初 浙大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陳布雷 1911年畢業于浙江高等學堂,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被譽為“文膽”。
舒鴻 浙大體育系任教,在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中擔任籃球決賽主裁判。
馬一浮 曾在浙大任教講學,并作《浙大校歌》,國學大師。
豐子愷 曾在浙大任教,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
馬敘倫 浙江高等學堂國文教師,中科院院士。曾任教育部部長、高教部部長。
金 庸 浙大人文學院院長。原名查良鏞,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
胡喬木 1933-1935年浙大外語系就讀。曾任新華社社長、中國社科院院長。
黃智權 1963屆農機。原江西省省長。
章新勝 1977屆外語。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
朱敏 1981屆農機,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1984屆工管(碩)。硅谷網迅(WebEx)總裁。
段永平 1982屆無線電,步步高集團總裁。
竺延風 1983屆自動化。原一汽集團總裁,現吉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史玉柱 1984屆數學,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
任偉泉 1983屆信息,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裁。
謝旭人 1981-1984浙大工業經濟管理專業干部專修科,現財政部部長。
王建宙 1985屆管工(碩)。原任中國移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張育林 1988屆自動化(博),中將軍銜,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
孫鐘華 2001屆金融學,DESSIN ANIME主席、動漫不斷董事長。
孫楊 2010級體育系,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1500米自由泳雙料冠軍,200米自由泳亞軍,4×200米自由泳接力季軍。
辦學成果
學校基于知識、能力、素質俱佳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加強基礎、注重素質、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教改戰略,實行寬基礎復合型人才培養和英才教育并舉的方針。本科教學推行學分制和主輔修制,開設有特優學生組成的“竺可楨學院”(包括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級班、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班、文科和理科綜合試驗班、本科學生高科技產業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等)。為了給知識交叉提供更大的空間,近年來還按大類打通基礎,實行分層次教學,推行雙學科雙學位,構建多通道、多規格、模塊化的教育框架。實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舉辦多種學術節、學科競賽和各類社團活動,為廣大學生、特別是優秀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和個性發展空間。研究生教育充分發揮該校作為研究型大學的特點,利用多學科、多門類的綜合優勢,加強學科建設的全面布局,堅持“開放、網絡、動態、競爭”的方針,培養具有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1999年浙大在全國和國際上各類競賽中頻頻獲獎,如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入圍素有"工業設計的奧林匹克"之稱大阪國際設計競賽決賽;在199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浙大榮獲國家一等獎(4個)居全國高校之首;在1999年5月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特等獎中的最高獎-INFORMS獎,填補了亞洲地區大學生參賽以來的空白;在199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有4個隊榮獲一、二等獎,成績喜人。在199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浙大有四篇入選,名列全國高校第三。正因為有如此發揮自己個性的環境,才有《大學生》雜志開展的大學生最向往的大學調查中該校名列第三;才有1999年、2000年報考浙大研究生的人數(1999年8888人,2000年1.2萬余人)連續兩年位列全國高校首位的佳績。也正因如此,使浙大學生憑求是的干勁、寬厚的基礎在人才市場成為搶手貨。
對外交流
為了把浙江大學建設成一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的一流大學,浙江大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目前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關系,通過這些校際關系,開展了各種各樣的交流活動和合作項目,既有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又有聯合舉辦的國際會議、聯合開展的合作項目及聯合培養的研究生。
浙江大學都會邀請數百名外國專家或學者來校講學及研究。1999年浙大共接待了893名國外來賓及1000多名港澳臺地區的客人,這還不包括院系待的客人或外賓。來訪人員中,許多是國際上的知名學者,有的甚至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如199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穆拉德博士、197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博士及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博士。每年浙大也派出數百名教師出國及赴港澳臺地區講學、進修,合作研究或參加國際會議。1999年浙大共派各類出國或赴港澳臺地區人員1000多人。通過出訪,擴大了浙大的影響,加強了浙大與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及公司之間的聯系。
浙大每年都要舉辦一些國際會議,既有國際系列會議,又有與某大學或某集團的雙邊會議,如浙大與朗訊科技的聯合會議,不但交流了學術成果和信息,還促進了浙大與貝爾實驗室的合作。
被浙大聘為名譽教授、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外國學者有300多名,其中有不少是所在領域的學術權威,其中包括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浙大學習的外國留學生的數量也不斷增加,2010年在校人數長期生3000余人,留學生比例名列全國前十。
浙大還有一批中外合建的研究中心及研究所,如漢斯賽德爾管理培訓中心、中加農村發展研究與培訓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德語中心、韓國研究所等等。
浙江大學學生對外交流項目簡介
學生交流是校際交流的主要內容之一,特別是與日本及歐洲的大學之間的學生交流較頻繁,既有學生的長期交流計劃,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又有短期的交換項目,如歐洲商務實習項目、香港實習項目、愛因斯特交流項目等、已經實行了多年的melten項目,在美國、德國、印度、智利及中國執行、浙大是中國唯一的被該項目選中的大學。近年來,浙大學生的國際交流頻率以每年增加10%以上,在校生共有三大渠道進行國際交流。
獎學金制度
獎學金
浙江大學設有最高榮譽獎“竺可楨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專業獎學金及社會各界設立的獎學金、助學金數十種,獲獎面在40%以上,獎學金總金額達1000萬元。學校將通過“獎”、“貸”、“補”、“勤”、“免”五種渠道來解決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履行我們的承諾絕不讓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為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學校在本科生中設立了新生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農林師范類獎學金,及為促進學生提高開拓創新意識,獎勵在某一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的專項獎學金。
另外中國科學院、寶鋼集團、寶潔公司、臺灣光華基金會等國內外許多公司、企事業單位、基金會及個人在學校、院系設立了獎學金、助學金共60余種。許多優秀學生得到了獎勵,同時部分家境困難但學習勤奮的學生也獲得了資助。
貸學金
學校積極鼓勵貧困生以貸款為主解決學習、生活困難,建立了學費貸學金、固定貸學金、臨時貸學金三種形式的無息貸款制度。總金額每年360萬元。
學費貸學金:分全額貸款(學生學費的全額)和半額貸款(學生學費的一半)兩類,一般不超過本、專科學生總數的2%。
固定貸學金:一等:1500元/年,比例3%;二等:1000元/年,比例7%;
臨時貸學金:因各種原因產生突發性困難的學生,學校提供臨時貸款。
勤工助學
學校每年有160多萬的勤工助學基金,對學有余力、并愿意參加勤工助學的貧困學生,實行“優先安排崗位,優惠計取報酬”的雙優措施。目前開拓了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近1000個。
困難補助
學校設立每年180萬的困難補助經費,用于學生的臨時困難補助、貸款減免、過年補助、軍訓補助、棉衣補助、路費補助等。
學費減免
學校學費減免比例為0.5%,其中:一等減免學費的全額,二等減免學費的半額。
另外,積極開拓渠道,爭取社會力量的資助,目前設立了各類助學金、貸學金六十余萬元。在貸學金設立方面積極尋求社會支持,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大力探索貸款上學的社會化道路。近期與杭康藥業公司、交通銀行聯合開展了企業擔保貼息、銀行優惠利率貸款的助學貸款路子,取得較好的效果。
辦學模式
本科生教育
浙江大學在本科生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積極推進本科教學的自主化、研究化、高效化、國際化,通過貫徹“KAQ”(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寬專交”并行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試行竺可楨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教學條件建設,加大教學改革力度,試行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全面推進學分制和四學期制,本科教育取得了不凡的業績。現有本科生22557余人;專業122個,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類12個大門類;擁有國家文理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7個,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3個,工科課程基地4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擁有國家精品課程20門,2001年、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3項。
本科教育還將進一步推進研究性教學,特別是小班化研討式教學,建設多維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突出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優化實踐環節,引導學生追蹤學科最新進展,以研究促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大力推進本科生出國出境學習交流,拓寬國際視野,增強國際意識,提高國際競爭力。
留學生教育
浙江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是浙江大學專門負責招收和管理外國留學生和對外漢語教學的教育教學機構,下設綜合事務辦公室、漢語國際推廣辦公室、學位生管理辦公室、對外漢語教研室和外國專家留學生服務中心,總部在玉泉校區,紫金港校區設有校區外國留學生管理辦公室。
浙江大學從1979年起開始恢復對外招生,迄今已有兩萬余名外國留學生完成學業。2010年學院管理的各類長短期外國留學生41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0人,碩士研究生258人,本科生1295人,長期漢語言文化進修生1184人,專業進修生354人,短期進修生884人,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五大洲128個國家。學院現有漢語語言與中國文化專職教師30余名,兼職教師40余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2名。
學院開設長短期漢語和中國文化進修課程,已開設漢語言本科專業(經貿、旅游管理方向), 條件成熟后還將開設漢語言研究生專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學院設有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承辦每年四月、六月和十一月舉行的HSK考試,在浙江大學進修漢語的大部分外國留學生在歷次HSK考試中都取得了優良成績。學院還為團體學員開辦漢語言和中國文化、中國經濟貿易、中國工商管理及琴棋書畫等各類短期進修班,每年有六百多名短期留學生來校學習。
繼續教育
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始于1956年,在經歷了創立、停滯、恢復、改革等發展過程后,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在服務地方經濟和人才強國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6年學校進行繼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立繼續教育管理處,全面負責學校非學歷學位培訓教育、遠程教育、成人學歷教育、自學考試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近年來,浙江大學先后同國家有關部委、大中型企業、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17個繼續教育培訓基地,開發了260余個繼續教育項目;在省內外設立了162個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和34個函授站。目前,浙江大學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6萬余人,非學歷教育培訓學員每年3萬人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社會經濟建設急需的高、中級管理和科技人才,尤其在參與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活動中,為貴州、新疆、湖南、云南、內蒙古等十五個省市自治區培養政府、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受到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多年來,浙江大學積極參與國內外繼續教育交流與合作。
作為全國高校繼續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華東地區高校繼續教育學會理事長單位及海峽兩岸四地繼續教育論壇常任秘書長單位,承辦了多次有影響的學術會議。為進一步加強繼續教育理論研究,1999年學校成立了浙江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幾年來該所完成了10多項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德成人教育比較研究》一書,并于2006年與教育學院聯合成功申報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點。
研究生教育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創建于1984年12月,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是國務院首批批準試辦的研究生院之一。1995年2月,原國家教委組織全國33所試辦的研究生院進行評估,浙江大學等十所研究生院受到表彰,并正式掛牌。
浙江大學從1941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1998年以后,浙江大學按照國家新的學科專業目錄,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54個(含自主增設32個),涉及一級學科56個,其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并可授予臨床醫學博士/碩士、法律碩士(JM)、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博士/碩士、體育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獸醫碩士、公共衛生碩士、工程碩士(含30個工程領域)、建筑學碩士、口腔醫學博士/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藝術碩士、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稅收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應用心理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會計碩士、翻譯碩士、藥學碩士等25種專業學位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現有1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2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10 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農業部重點學科,56個浙江省A類重點學科和24個浙江省B類重點學科。浙江大學擁有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數量居全國第三,擁有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數量居全國第四,擁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數量居全國第一。在ESI全部22個學科中,浙江大學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4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至今,浙大已有47個一級學科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數量居全國第一。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充分利用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加強學科交叉和整體布局,堅持“開放、網絡、動態、競爭”八字方針,發展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
校園文化
校訓
校訓:求是、創新
百年名校浙江大學老校訓——“求是”的淵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書院。
求是書院自創建之日起,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就提倡“務求實學,存是去非”。并在師生中逐漸形成了“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以盡一已職責”的“求是”校風,這種校風一直延續到以后的浙江大學。
1938年11月01日,竺校長在廣西宜山的開學典禮上,作了《王陽明與大學生的典范》的演講。在演講中,他以王陽明的求是精神、遇險不畏精神、艱苦卓絕精神和公忠報國精神,激勵浙大師生在艱危中奮發進取,并提出要以 “求是”兩字為校訓,以便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求是”的優良傳統,貫徹治學的精義。
1938年11月19日,校務會議正式通過了竺校長的這項提議。
關于“求是”的涵義,竺校長曾作過多次闡述,他在《求是精神與犧牲精神》的演講中說:“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須深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只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最好的例子就是科學史上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牛頓、達爾文、赫胥黎等人“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的行為。中國也有不少具有求是精神的先賢,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孫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實行革命,這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的精神。
在此,竺校長已經將“求是”的涵義大大地拓廣和深化了,他所倡導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學精神、犧牲精神、革命精神、奮斗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繼后,竺校長又在《科學之方法與精神》一文中更明確地闡述了“求是”的方法和路徑,他說:“近代科學的目標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學方法可以隨時隨地而改換,這科學目標,蘄求真理也就是科學的精神,是永遠不改變的。……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度應該是:(1)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但不屈不撓,不畏強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2)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3)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飭毫不茍且。”
竺校長的這些論述,特別是他所概括的科學家應取的三種態度,不僅為萬千“求是”學子所遵循,而且一直為科學家們所稱頌。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大學的歷任領導人,在繼承和發揚求是精神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開拓創新精神。自那以后,浙江大學逐漸形成了“實事求是,嚴謹踏實,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優良校風。
1988年5月5日,由路甬祥校長主持的校務會議決定以“求是創新”為新時期浙江大學校訓。這是浙江大學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科技和社會需求做出的正確決策,是對求是精神的發揚光大。
路校長1992年在建校95周年的致詞中說:“創新(即創造)精神,嚴格地說,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但人們往往把求是理解為求實,側重于對現有知識的認識和運用,對現狀的客觀分析和把握,而不特別強調創造與創新……。創新,正是歷史上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和杰出人才的共同特點。浙江大學要辦得有中國特色和自身特點,培養一大批具有獻身、求實、創新、協作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必須十分重視創新精神的提倡,并且形成良好的群體意識,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原則,堅持開放,改革創新。創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發展的規律。要使該校同步于時代,并不斷地取得進步和發展,必須在繼承和發揚求是精神的基礎上強調創造力的開發,強調培植求是創新精神。”
路校長的這段話,既是對為何要立“求是創新”為校訓的解答,也是對“求是創新”的詮釋。
2010年06月26日,溫家寶來到浙江大學圖書館,面對浙大師生對浙大校訓進行詮釋:“務求實學,存是去非”。求實是基礎,這種校風一直延續到現在。浙大的歷史是一部光榮史,人才輩出,有160多個院士出自浙大,這是同學們引以為豪的。但是前人的貢獻不等于你們的貢獻,你們要達到前輩的水平還要做艱苦卓絕的努力。要求同學們要有無窮的求知的欲望,要做踏實的功夫。不騖虛聲、不求虛名,惟以科學的態度做踏實的工作,這些都可以作為理解你們校訓的格言,終生受益。
總結
1、“啟爾求真”的科學精神。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是浙大精神的根基。
2、“開物前民”的創新精神。改革創新、不斷超越是浙大精神的內核。
3、“無吝于宗”的合作精神。團結協作、眾志成城是貫穿浙江大學百余年辦學史的重要品格。
4、“海納江河”的開放精神。面向世界、開放發展是浙大精神的活力源泉。
5、“樹我邦國”的愛國精神。愛國、報國是浙大精神的靈魂。
校歌
詞:馬一浮
曲:應尚能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惟學無際,際于天地。
形上謂道兮,形下謂器。
禮主別異兮,樂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爾聽斯聰。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
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
習坎示教,始見經綸。
無曰已是,無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開物前民,
嗟爾髦士,尚其有聞。
念哉典學,思睿觀通。
有文有質,有農有工。
兼總條貫,知至知終。
成章乃達,若金之在镕。
尚亨于野,無吝于宗。
樹我邦國,天下來同!
校歌翻譯
大學之大在于不自滿學問的積累,就像大海一樣容納下千萬條江河。
學問的道路無邊無際,無窮無盡,學海的邊際一直延伸到整個宇宙。
一方面講事物的抽象、邏輯和理論,另一方面講事物的實體、實踐和實用。
禮制,著眼于規范不同的社會生活,音樂,為的是諧和眾多的天籟聲音。
要懂得相反相成、一分為二的道理,就會擁有永遠的智慧和無比的聰明。
在偉大祖國的東南,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有一所大學──坐落在浩蕩東流的浙江之濱。
著名的求是書院是她的前身,求是校訓教導大家要永遠求真。
教學要象流水那樣恒久不息、循序漸進,方能培養出經綸天下的俊才群英。
千萬不要以為已經做到完全正確,更不要以為已經把真理窮盡。
沒有一項新的改革可以脫離繼承,沒有一件舊的事物不再需要更新。
怎么來做到創新知識,革新社會?要揭露事物的奧秘,要率先為了人民。
英俊的年輕有為的同學們,大家起來,努力爭取成為博學多聞的人。
大學生的使命貴在始終如一地學習,深入思考,觀察事物的變化和運動。
在我們的大學里既有文又有理,還有旨在經世濟民的農和工。
要綜覽全人類的知識,做到融匯貫通,進德修業, 知道什么是終極、什么是根本,
這樣我們才能完成那完美的樂章,象玉石受到了琢磨、金屬受到了煉熔。
要和平民百姓共命運來求得亨通,不要吝惜舍棄那只謀私利的一派一宗。
建設好我們偉大的祖國,普天下都會來和我們友好認同。
校徽
1990年12月15日,學校在浙江大學校報上公布了浙江大學校標設計稿的二個方案。根據校領導的意見,校長辦公室同時委托工會和團委,發放了1200份印有兩個方案的選票,分別征求教職工和學生的意見。通過比較,大多數師生員工傾向于方案一,即以傳統的“求是鷹”為主體所構成的校標設計稿。認為表現剛健、博擊個性的“求是鷹”已作為浙大的象征,并在廣大師生員工和校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保留二三十年代浙大校徽中求是鷹的基本形狀,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歷史的繼承性。同時有些專家認為,通過對傳統“求是鷹”圖形結構的簡化,強化了求是鷹形象的氣質特征,這也是有意識的再創造的典型化過程,但騰飛的氣勢刻劃得還不夠。
校長辦公室匯集了有關意見后,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向校長作了匯報。在1991年1月22日舉行了校務會議上,學校黨政領導對校標方案作了審議,認為二個校標設計方案在設計思想和表現形式上各具特色;同時肯定了方案二在形式上有一定新意。經過討論,校務會議基本確定方案一作為校標,提出對求是鷹圖案應再作適當修改,并略放大些,英文校名采用黑體。據此,校長辦公室在方案一的基礎上重新作了調整和繪制。1991年1月31日的校務會議再次審議了修改后的校標。這樣,校標獲得正式通過。
浙大文化
百年浙大,素以“求是”之精神砥礪后學,褒揚先進,以求是之風培育求是之人,故而人才輩出。新浙大成立以來,更以營造積極健康豐富的校園文化,既循循善誘,又提倡宏揚個性,以求培養人格健全,既而腳踏實地,又能銳意進取的跨世紀人才為己任。浙江大學的校園文化總攬科學、人文,著眼于未來,立足于青年,立意為浙大數萬學子搭文化之臺,揚成材之帆。
校園是社會之縮影,學生均以適應社會、貢獻于社會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大學培養學生,當以校園文化的熏陶為要旨。而文化的熏陶,也以學生個性的發揮,人格的健全,素質的全面為主要環節。新的浙江大學,集理工農醫于一體,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囊括其中。各門類相互滲透和激蕩,凡浙大的學生,耳染目睹,汲取各學科之精髓,又能擇其所好,有所專長,故校園文化更為豐富和全面,實為莘莘學子的精神家園。
求是園中,浙大學生意氣風發,科技、文化呈現出蓬勃之勢。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節”,“校園社團節”備受關注。由“創業設計大賽”等豐富多 彩的幾十項活動組成的"校園科技文化節"在為廣大學生提供濃郁的文化氛圍之際,也同時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成材。以鄧研會、學生科協為代表的全校130多個學生社團是由學生自發組織并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團體,通過一年一度的融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競技性于一體的“學生社團文化節”為同學們施展個人才華、發揮各自特長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學生藝術團,數百名有藝術特長的團員活躍在校園里,向全校學生推介高雅藝術、傳統民族藝術的同時更自編自導了豐富多彩的各類藝術活動。愛樂協會、網絡協會、文學社、攝影協會……每年數萬學生踴躍投身其中,獲益良多。
浙大文化,經百年沉淀,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十數輩傳承,底蘊深厚,而今又站在時代前沿,浙大的校園文化,深受其益。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浙大學子向來放眼世界,著眼未來,時刻關注世界的發展。浙大“求是”精神,更在創業、創新等時代大潮中,注入了新的內容而發揚光大。
浙大學子,可謂天賜甚厚。有此之大學,有此深厚之文化熏陶,定能搏擊于時代,遨游于科技文化的海洋。
學校排名
國內主要排名:
1、依據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的排名,浙江大學連續十年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2、依據2011年中國校友會版排名,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3、依據2011年網大版排名,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4、依據2012年武大版排名,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5、依據2012年山東版排名,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6、依據2011年、2012年武書連版排名,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一名。
國際主要排名:
1、在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的評價報告中,浙江大學位居國際197名,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2、在武大2011年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競爭力評價中,浙江大學位居國際110名,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3、在上海交大學術排行榜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浙江大學位于國際150-200名,位居大陸高校第2-3名。
4、在土耳其2012年公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中,浙江大學位居全球60位,位居大陸高校第一名。
5、在歐盟2010年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6、在西班牙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浙江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7、在荷蘭2010年公布的世界高校排行榜中,浙江大學位居全球127名,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
8、在臺灣高教2012年公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浙江大學位居全球113名,位居大陸高校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