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鎮(zhèn)位于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豐樂河、杭埠河在此匯合,經新河向東流約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鎮(zhèn)24公里,南距廬江縣城32公里,西距舒城縣城30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17 °14′~117°16′,北緯31°30′~31°32′。總面積2.9平方公里,城區(qū)面積1.5平方公里。轄4個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楊婆、下拐),1985年總人口15796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11611人。
線路分類: [考古遺跡]
景點地點: 國內 安徽省 合肥市
本站推薦:
三河鎮(zhèn)位于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豐樂河、杭埠河在此匯合,經新河向東流約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鎮(zhèn)24公里,南距廬江縣城32公里,西距舒城縣城30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17 °14′~117°16′,北緯31°30′~31°32′。總面積2.9平方公里,城區(qū)面積1.5平方公里。轄4個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楊婆、下拐),1985年總人口15796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11611人。三河為巢湖西岸水陸交通要沖,是本縣最大港口,水路經豐樂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縣境,下通巢湖、長江;陸路通合肥、上派、廬江、舒城。80年代以來,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國營、個體客車數十班次,客運已由原來的水路為主變?yōu)楣窞橹髁恕0鏅嗨猩綎|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 1985年,鎮(zhèn)北橫跨豐樂河的公路橋建成通車,汽車可駛入鎮(zhèn)內,公路貨運量也逐漸增大。
典型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
“外環(huán)兩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貫其間,以橋梁相溝通”(清《安徽通志》)。街道沿河兩岸曲折伸展,總長約3公里。房屋多為明、清建筑,街心鋪青石板,古樸雅致,但較狹窄。70年代,在中街、南街鋪筑水泥路面5800平方米,拓寬改建了部分街道。1985年在南街修復一條古街道,又在鎮(zhèn)北楊婆圩內新建一條新街。70年代后,全鎮(zhèn)新建樓房20多座,較大的有三河中學教學大樓、供銷大樓、電影院等。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建起了自來水廠,已鋪設管線8000多米。1979年冬,杭埠河人工改道鎮(zhèn)東,鎮(zhèn)內水患減輕,但故道污染嚴重,急待治理。
三河古鎮(zhèn)的水邊房屋
唐宋以后,三河周圍的河湖灘地逐漸興筑圩田,綿延數十里,使這里成為魚米之鄉(xiāng)。三河鎮(zhèn)很早就形成一個以米市為主的繁華商埠。清嘉慶《合肥縣志》記載:“三河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廩聚,匯舒、廬、六諸水為河者三,河流寬闊,枝津回互,萬艘可藏”。據1933年統(tǒng)計:三河港年平均輸出大米100萬石,為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產竹木柴炭等林產山貨順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來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貨也由此批發(fā),流向鄉(xiāng)間,使三河成為巢湖西岸和大別山東麓的一個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買不盡的三河”之說。清光緒《舒城縣志》記載:“三河鎮(zhèn)百貨交通,為廬郡南一大都會”。
所,醫(yī)護人員150人,病床100張;此外,還有9個街道、村辦醫(yī)療室。
著名的古戰(zhàn)場
春秋時期,即為吳、楚兩國交爭之地。《左傳•昭公五年》“鵲岸”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此。南北朝時,此地為戰(zhàn)略要地,發(fā)生多次大戰(zhàn)。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攻下三河,繳獲雙桅巨舟300余艘,建立了水軍。晚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攻下三河,把它作為皖北重要據點,筑大城一座,環(huán)以九壘,屯儲糧草軍火,接濟天京、廬州。1858年11月(咸豐八年十月),太平軍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殲湘軍悍將李續(xù)賓及曾國藩弟曾國華等清軍6000余人,史稱“三河大捷”。文物古跡:舊有鵲亭、大王廟、鐵佛寺、李忠武公(李續(xù)賓)祠、萬年臺等,今已不存。現存除幾條古街道外,還有太平軍城墻遺址、城隍廟、古碑、三縣橋等。1951年,三河鎮(zhèn)出土太平軍銅炮兩尊,現存南京太平天國展覽館[2]。
皖中商品走廊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云集,甚是繁榮,曾于1949 年設市,當時人口5.6 萬,被譽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xiāng)古鎮(zhèn)。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21世紀的三河旅游業(yè)展開了騰飛的翅膀。開放、和諧、美麗、神奇的三河,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yè)發(fā)展得天獨厚,日新月異。三河鎮(zhèn)把旅游業(yè)確定為“十五”期間三河經濟的龍頭產業(yè),按照“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創(chuàng)一流”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guī)劃,把三河納入合肥大旅游經濟發(fā)展圈;高標準建設,打造“合肥頂級,安徽精品”的旅游產品;優(yōu)化旅游環(huán)境,把三河建成最適宜人類旅居的城鎮(zhèn);壯大旅游產業(yè),使旅游業(yè)成為三河經濟發(fā)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經濟強鎮(zhèn)、生態(tài)新鎮(zhèn)、歷史名鎮(zhèn)”的旅游城鎮(zhèn)形象。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改革開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熱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內外朋友到三河觀光旅游,投資興業(yè),并分享三河經濟騰飛的歡樂。
主要特產
三河古鎮(zhèn)主要特產有羽毛扇,茶干,米酒和牛角梳,這些特產的技藝都是先輩們一代代的傳承下的的,《走遍中國》走進三河古鎮(zhèn)對這些古老的技藝進行的拍攝[5]拍了五味茶干與多種色、 香、 味、 形俱佳的美食 菜肴和古城墻、 楊振寧客居、 劉同興隆莊、 李府糧倉以及羽毛扇、 制桿秤、牛角梳、 彈棉花等等畫面。
角梳歷史悠久,1976年福州北郊新店出土了一座南宋古墓,隨葬物中就有6支黑水牛角制作的角梳,可見它至少有700多年的歷史。
三河角梳在制作角梳選料中很講究,絕不用雜角、死牛角、大黃角,只選質地堅實、不易彎 “南牛”(南方水牛角/黃牛)和“北羊”(新疆、內蒙古)的角,經過鋸、開、劈、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經過改、辦、復、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還要按照梳勢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飛禽、走獸等.因為三河角梳每一把都是純手工打磨加工的,所以每把梳子都均為獨一無二.
三河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從“羽”也證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現為最早。晉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據前秦王嘉《拾遺記》記載,羽扇始于周昭王時,有盂夏取鵲翅為扇之說,則羽毛扇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具有 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制作工藝于2009年在蕪湖“中國第八屆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上喜獲設計和制作金獎。
古代油布傘傳統(tǒng)技藝,油紙傘的原材料主要是毛竹、桑皮紙和桐油。從開料起到制作完畢,一把傘要經歷60多道工序,使用上幾十種工具,單是各種零件就達30多種。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鉆孔等幾個工序可以采用電動工具,算是脫離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制作完一把傘大約需要半個月,“還得看天氣,太陽大了不行,陰雨綿綿也不行。”氣候主要會影響傘骨的成型和紙面的平整,造成彎曲或起殼。一把傘反復撐收千與次不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傘頂五級風中行走不變形,任憑烈日曝曬亦不彎曲變形。
傘面花色多種多樣,僅染色就有20余種,有的緋紅如晨曦,有的蔚藍加凈空,有的翠綠如碧水;或單色,或套色,五彩繽紛。在秀麗的傘面上,又經刷、噴、畫多種工藝,描繪上古鎮(zhèn)風景、花烏、山水等圖案,為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錦上添花,更顯美觀大方。
傘面采用三河古鎮(zhèn)風景,故名三河古鎮(zhèn)傘。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采用印染、貼畫,手繪,印刷等方法,繪有古鎮(zhèn)八景、小橋,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紅、棗紅、和平藍、墨綠、桃紅、桔黃等二十幾個品種,具有外型美觀、選料講究、設計精美的特點。
三河民俗
三河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期間,民間仍自發(fā)舉辦耍龍燈、鬧旱船、河蚌舞等活動,特別是保持著挨家挨戶的拜年,討喜糖的風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個袋子去討糖果,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說聲新年好!恭喜發(fā)財,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賣給小店換點花炮玩,其樂融融。端午節(jié)時,人們做粽子、玩龍舟。中秋節(jié)仍玩火把。婚喪娶嫁,仍抬花轎、請“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著淳厚的民風。
人們還喜歡玩踩高蹺,又稱“腳把”、“柳木腿”,表演者把兩根帶有托的木棍綁在腳上,人或數人往來逗舞,風趣逗人。多表演故事,并以嗩吶等樂器伴奏。相傳,高蹺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據《列子》載,宋國有個叫蘭子的人,把兩根比自己身體長一倍的木條綁在足服上,去朝見宋元君。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清代的孫雄在《燕京歲時雜詠》中寫道:“高蹺秧歌夸捷足,群兒聯臂欲升天。生動地描繪出踩高蹺時藝人們矯健活潑的形態(tài)。三河人有踩高蹺的習俗,一遇喜慶的日子,男女老少便以此助興。
除了踩高蹺還有鬧花船的習俗,鬧花船又名"旱地行舟”,道具有花船、漿、篙、挑燈和吹打樂器等。主要演員是“燈芯子”,一對“老夫妻”和一個丑角,共4人。表演時“燈芯子”在花船中間,一對“老夫妻”在花船兩冊,手持船漿并做劃船的舞蹈動作,小丑在一旁逗笑戲語。還有伴舞的花挑子隨船行走,兒童組織的花籃隊唱著秧歌助興。
“八古”景觀
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三河鎮(zhèn)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其間而得名。三河鎮(zhèn)以水鄉(xiāng)古鎮(zhèn)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qū)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zhàn)場。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
它清澈透明,晶瑩如鏡,俯瞰水面,水中游魚,岸邊垂柳,水地云頭,皆歷歷在目。自小南河碼頭乘游船,順流泛舟,你可以一邊品著香茗,一邊悠閑地欣賞錯身而過的兩岸風景,盡情享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風光,洗去都市的塵埃。
三河鎮(zhèn)上連片的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是皖中地區(qū)少見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馬頭墻,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梁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掛于門楣上的八角玲瓏的掛燈,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無不透溢濃郁的古風神韻。身臨其境,不禁讓人發(fā)思古之幽情。
古街從古碼頭起,沿小南河,向南綿亙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首尾相連,線條方正明晰,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石面十分光滑,街寬至三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為清明時期建筑。
三河乃廬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傳統(tǒng)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它取南北菜系之長, 集徽、川、淮揚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菜肴風味。色香、味醇、價實,為南來北往旅客之青睞。既有高檔佳肴,也有普通土菜。客人食之,滿嘴油津,滿口流香,令人回味悠長,不管你是文人雅士或是村野大眾,到此都能一飽口福。三河古名“鵲渚”,也是聞名遐邇的釀酒之鄉(xiāng)。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在此全殲湘軍李續(xù)賓部,取得輝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鵲渚十里聞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談。
熱忱歡迎廣大游客品嘗,享受一下休閑的樂趣,品嘗一口土菜的美味,飲一杯三河美酒,實為人生之快事,將會長久心頭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