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昌國故城位于山東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劉家村南,西臨灃水(又名豬龍河),東依澇淄河。今昌城村坐落在遺址中部。昌國故城相傳是商代諸侯逢伯的封地,見元代于欽編纂的《齊乘》的記載:“般陽郡東北四十里有逢陵故城,商諸侯逢伯始封于此”。
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放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胡纘宗在《秦安志》中也記載,女媧祠“建于漢以前”。
伏羲廟本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在甘肅省天水市城區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筑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共6座。新舊建筑共計76間。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
東公館位于甘肅臨夏市城東南角,占地面積50余畝,1945年建成。是原國民黨第四十集團軍副司令、柴達木屯墾督辦馬步青的私邸。館內建筑全系磚木結構,四座正院及附屬設施呈“田”字形布局,四座院落毗鄰處有天井一處,四角有門通向四個院落,天井正北為歇山式三屏并列一字形大影壁,壁心有回族磚雕藝人綻成元的磚雕名作《江山圖》,是河州磚雕藝術的代表.
“炳靈”,是藏語“十萬佛”的音譯,意譯相當于漢語的“千佛山”、“萬佛洞”。炳靈寺石窟的正式營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歷經北魏、北周、隋、唐,不斷進行開鑿修造,元明時期仍有修妝繪飾。現存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
東千佛洞位于甘肅安西縣城東南90公里處橋子鄉東南長山子北麓,洞窟開鑿在干涸河谷,高約80米的東西崖壁上。西面為兩層,東面僅一層。始創于北朝(公元386~534年)。唐、五代、西夏、元、清各代重修,逐漸形成規模較大的石窟群。
晉(317-420年)壁畫墓位于墓群南端的陶家莊。由于是70年代才開始發掘,所以并不被外界所熟悉。壁畫墓距地表12米,封土殘高2米,前有長33米,寬1.42米的斜坡墓道直通墓室,墓室全用平磚疊砌,分前后兩室,前室四壁和頂部布滿彩色畫面,后室只在后壁施畫。由于這里氣候干燥,壁畫保存基本完好,此墓的發現,是河西走廊第一次發現東晉壁畫墓。
蘭州城隍廟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 大門3間,為忠烈侯坊,二門為硬山頂式環廊戲樓,北有卷棚歇山頂式享殿,后為重檐歇山頂式正殿,左右有廂房、鐘鼓樓等。回廊下原有壁畫,現已不存。 1956年辟作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現有建筑按中軸線依次為牌坊、享殿、正殿、寢官、客堂,牌樓由節園顏妃墓前的貞列遺旰牌坊改建而成(屬明代建筑), 院內石獅一對,有200多年歷史。